第7章 成长(1 / 1)
转眼间,姚叙堂也在村里的学堂学了五年了,这五年里,他身边换了很多很多同学,大部分都是学着认点字就退学回家帮衬家里了。而姚叙堂不一样,他似乎找到了施展自己的那片天地。这五年里,他成了班里的班长,学校里面大大小小的事,老师们也都愿意安排给他。已经十五岁的姚叙堂虽然还是瘦瘦的,但是已经褪去了脸上的稚嫩,眉宇间有了少年的英气。即便身上还是会穿着不合身的衣服,但依旧是干净清爽的。
学校也在这五年里发生了很大变化,赵志军已经是校长了,学校也有了像样的校门,老师也多了,新来了两位老师,教语文和数学。新中国在发展,一切也都向好而生。姚叙堂家里依然如旧,日子过得虽然艰难,但仍旧有好事发生。
这一年,丫头也20岁了,出落得亭亭玉立,上门说媒的也自然是不少。虽说姚家贫穷了点,但是家风名声却是好的。孙氏虽守寡多年,但一人带着两个孩子安安分分、勤勤恳恳的过日子,从未有过闲言碎语。前头村的民风也是淳朴,没有故意做恶之人,即便也曾有过光棍汉惦记过孙氏,但看着孙氏对待这方面那副“不近人情”的模样,也都作罢了。再加上姚叙堂也算争气,在学校里几乎回回考试都拔得头筹,学习好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被人津津乐道的,久而久之,姚家的好名声也自然而然传扬出去。
今年刚开春,离前头村大约个20里地的土闶村的媒人来给丫头说媒。媒人说明来意,主人家是土闶村的支书,家里有个小儿子,年满22岁了,正四下托人说媒。按说支书家的儿子是不愁娶媳妇的,但偏偏这儿子是高不成低不就,要么嫌人家个子矮,要么嫌人家长得胖,相看了四五个也没能成。巧在这媒人的侄子头年刚娶了前头村的姑娘,过年的时候走亲戚,闲聊起来,媒人说起土闶村支书这门亲事,她是想给说成的,毕竟支书家的亲事说成了,报酬自然少不了。说话间,侄媳妇提起来自己娘家村子里有丫头这么个人,论样貌论品行都挺好,但就是家底单薄了点,再加上丫头没上过学,也不识字。
头先,媒人是不愿意跑这一趟的,毕竟20里地呢,虽说开了春,但是这倒春寒也够人受的,但媒人现下手头也确实没有合适的姑娘,支书又托了再托。媒人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来到姚家门上。媒人说明了来意,也说了来龙去脉,捎带着也把支书家夸了一番。其实媒人在见到丫头的时候,心里大概齐也有数了,丫头出落得虽不白净,但也是眉清目秀的,身条也匀称,个子也行,光样貌这一条确实是比之前介绍的那四五个强出不少。
孙氏虽说是个妇人,但毕竟也掌家这么多年,她也是一心想为丫头寻个像样的婆家,先前有人上门来说媒的,但孙氏总是觉得那些人家里条件差了点。孙氏自知自家并不是什么高门户,但她总觉得丫头为姑娘时跟着自己吃了不少苦,风吹日晒的,总想着嫁个好人家,别再跟她一样吃苦。现下这媒人一说是支书的儿子,孙氏不免心动。媒人和孙氏相聊甚欢,于是约定了二月十四这一天,带支书儿子前来相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