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岐王(2 / 4)
一起发兵到了长安,想要逼唐昭宗改换节度使的人选。李克用率军出发,李茂贞于是杀了两个宰相李溪和韦昭度。
李茂贞让自己的养子李继鹏留在京城守卫,自己又回到了凤翔。李克用闻讯也带兵来支援唐昭宗,李茂贞自知打不过李克用,便杀掉了李继鹏向唐昭宗谢罪。李克用打败了王行瑜,李克用请求唐昭宗允许攻打李茂贞,唐昭宗因为在地理上距离晋王李克用远,距离李茂贞近,想要庇护李茂贞来让李茂贞感恩戴德。而且李茂贞已经杀了自己的儿子来谢罪赎罪了。唐昭宗下令让李克用也撤兵回去,李克用离开的时候叹气说:“不杀李茂贞,京师一带便无宁日!”[8]
唐昭宗从石门回到京师,便招募军队,让宗室之人统辖。李茂贞认为唐昭宗是在防备自己,于是又领兵进攻长安,唐昭宗刚招募的军队不堪一击,还没有见到李茂贞的军队便做鸟兽散了。唐昭宗只好又出逃,投奔华州(今陕西华县)的韩建。
李茂贞进入长安,纵兵大加抢掠,将许多宫殿付之一炬。在韩建的调停下,李茂贞不但没有被加罪,反而加封为岐王,并拜尚书令。唐昭宗回到长安,又被宦官们控制起来。
天复元年(901) ,李茂贞升陇州防御使为保胜军节度使,仅辖陇州一州。天复二年(902)七月,朱全忠命汴将孔勍攻取陇州。次年初,李茂贞又重新据之,以假子李继岌任节度使。
天复四年(904年),宰相崔胤想借朱温的力量诛杀宦官,大宦官韩全诲则和李茂贞联合,请来李茂贞的几千兵马驻守京城,保护长安。李茂贞派他的儿子李继筠以数千兵保卫京师,宦官们依仗着有岐王的军队,更加骄横难以节制。[9]
自立一国
天祐四年(907年)朱温篡唐,建立后梁。李茂贞仍用唐昭宗天复年号[27],以示与后梁对抗。并联合王建和李克用写了讨伐朱温的檄文,声称要兴师问罪。但这也仅仅是虚张声势,大家各有打算,联合出兵的事也没有了下文。李茂贞没有出兵讨伐朱温,诸侯中的强者皆先后称帝,唯独李茂贞没有,还是只称岐王,开府设置百官,以其所居为宫殿,其妻称皇后,各种仪仗都跟皇帝一样,仅此而已。[10]
后梁乾化四年(914年)十二月,李继徽为其子李彦鲁毒死,李彦鲁自为留后。次年也即贞明元年(915年)四月,李继徽假子李保衡又杀李彦鲁,自称留后,并以邠宁降梁。同年五月,李茂贞派彰义节度使刘知俊率军夺回宁州,进围邠州,但梁署节度使霍彦威全力固守,岐军围攻半年不克。贞明元年(915年)十一月刘知俊降蜀后,李茂贞又以长子李从曮继镇泾原。
后梁贞明二年(916年)十月,蜀主王建伐岐,进击陇州,李继岌率众弃城降蜀。李茂贞遂废保胜军,将陇州并隶凤翔镇。后唐同光二年(924年) ,李从曮袭任凤翔节度使,李茂贞二子李从昶出任泾州两使留后。次年五月,后唐庄宗正式任命李从昶为泾州节度使,继续承认凤翔李氏对泾原的控制,直至后唐天成四年(929年)李从昶奉诏移镇华州(今陕西华县)。至此,李茂贞父子统治泾原已达三十年余。之后,陇州在李茂贞父子的统治下直至后唐长兴元年(930)李从曮移镇,占据达四十三年之。[11]
然而因实力大不如前,之后的十余年间,李茂贞屡为河东、后梁和王建所建立的前蜀所败。到后梁的末年,他的领地只剩下了七个州。
上表称臣
后唐灭掉后梁,李茂贞以叔父的名义给李存勖写了封信,祝贺他攻占开封。等李存勖定都洛阳后,他心里很不安,上表称臣,又让儿子李从曮去朝见李存勖。李存勖因为他是旧朝的元老,对他很尊敬,仍让他任旧官职,改封他为秦王。李茂贞病时,李存勖还派人去给他送药慰问,封秦王后时间不长,李茂贞便与世长辞了,终年六十九岁,谥曰忠敬。[12]
为政举措
割据一方
李茂贞在唐末成为割据西北的最大的藩镇,对唐朝中央政府的政令影响非常大。光启三年(887年),李茂贞被唐昭宗封为凤翔、陇右节度使,自此,开始了对陇右地区的割据。李茂贞自光启三年(887年)凤翔节度使以来,势力不断坐大,先后吞并天雄、彰义、感义、武定、兴元、静难、保大、保塞、义胜、匡国、龙剑等镇,还曾染指东川、灵盐等地,势力波及四道十五镇四十余州,地域涉及今陕西大部,宁夏南部,甘肃西部,四川北部一带。[11]
五代十国初期的岐国
大顺元年(890年),李茂贞受封为陇西郡王,并先后攻占了凤州、洋州、泾原三地,势力有了大的发展。而且相比于李克用和杨行密等藩镇,李茂贞距离京师长安很近,开始染指中央政府的施政。
景福二年(893年),唐昭宗忍无可忍之下出兵讨伐李茂贞,李茂贞击败了中央政府的部队,领兵进军长安问罪,唐昭宗不得不屈服于李茂贞。之后,李茂贞又和河东的大藩镇李克用发生争权夺利的斗争。当时的河中节度使王重盈死后,他的儿子王珂和王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