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岐王(3 / 4)

加入书签

争夺节度使之位。因为有李克用的支持,唐昭宗册封王珂为河东节度使。李茂贞为了对抗李克用,支持王珙,见唐昭宗将节度使给了王珂,便和另外两个地方军阀王行瑜和韩建一起发兵到长安,逼唐昭宗改换节度使的人选,并且杀掉了李溪和韦昭度两个宰相。

为了遏制李茂贞势力的发展,唐昭宗开始招募军队,组建直属于朝廷的军队。李茂贞认为唐昭宗是在防备自己,于是又领兵进攻长安,唐昭宗刚招募的军队不堪一击,很快被李茂贞击溃。李茂贞进入长安,纵兵大加抢掠,将许多宫殿付之一炬。在韩建的调停下,李茂贞不但没有被加罪,反而加封为岐王,并拜尚书令,李茂贞在唐末的实力可见一斑。[13]

李茂贞的势力还进入了剑南。李茂贞为了稳固山南的统治,必须对勃兴于西川的王建进行打压。李茂贞以南下救援东川为契机,命令岐军进占剑南东川大部,与王建为争夺地盘不可避免地展开正面冲突。因为李茂贞的统治重心在关中,他个人又急于干政甚至挟天子令诸侯,所以在与王建的争夺中失利,对剑南道染指的时间也较短。

称王岐国

后梁开平元年(907年)朱温灭唐,建后梁。李茂贞仍用唐年号,开岐王府,置官属。当其盛时,岐国有地20州,至后梁末年,李茂贞屡为河东、后梁和王建所建立的前蜀所败,岐国仅7州而已。[14]后唐同光元年(923),后唐庄宗李存勖灭后梁,建后唐,李茂贞上表称臣。[15]

李茂贞割据政权所控地域一度扩展到关内道(凤翔、陇、乾、仪、泾、原、渭、武、邠、宁、庆、衍、鄜、坊、翟、延、丹、盐、耀、鼎、同、华等)、山南道(梁、集、文、通、巴、开、渠、洋、果、扶、蓬、壁、兴、凤、利、阆、金等)、陇右道 (秦、成、阶等)、剑南道(龙、剑、遂、合等)等四道十五镇,势力至少达及四十五州之上。不过应该承认,李茂贞实际控制区域并不是始终稳定的,而是有所反复,具有动态的特点,这是与晚唐五代战乱频仍的时局息息相关的。

崇尚佛教

戎马一生的李茂贞杀人无数,但却一心礼佛。据法门寺《大唐秦王重修法门寺塔庙记》碑文记载,会昌五年(845年)法门寺遭遇“会昌法难”后几经颓废,李茂贞从天复元年(901年)至天祐十六年(922年)的20多年里,修寺宇、建法舍、铸铜炉、修佛塔等等,对法门寺进行了旷世持久地修复,使法门寺恢复了皇家寺院的繁荣,是唐代以来绝无仅有的。

————

历史评价

李克用:唐不诛茂贞,忧未已也![13]

欧阳修《新五代史》:茂贞居岐,以宽仁爱物,民颇安之。[13]

唐庚《三国杂事》:董卓以献帝居长安,李茂贞以昭宗幸凤翔,发号施令,动以制诏为名,然而天下诸侯群起而攻之,何也?无尺寸之功以取信于天下,而有劫主之名以负谤于诸侯,则天下诸侯群起而攻之,固其理也。使表能勤王如桓文耶,虽不袭许,何害其为令诸侯哉?如其不然,虽袭许,适足以致诸侯之师而已,董卓、李茂贞是也。[17]

马端临《文献通考》:李茂贞、韩建近据岐、华,妄意喜怒,兵已至国门,天子为杀大臣、罪已悔过而后去。[18]

《唐史演义》:李茂贞、王行瑜、韩建,同为晚唐逆臣。[19]

《剑桥中国隋唐史》:到八九三年,朝廷最直接和最可怕的对手是李茂贞,此人从八百八十七年起便是凤翔的节度使,他在关中西部的势力已在迅速增长。他对软弱的朝廷极为藐视,因为它既在不明智的进攻李克用的战役中战败了,又未能清除宦官的权势。[20]

轶事典故

景福二年(893年)七月,李茂贞利用两年前唐昭宗的舅舅被宦官杨复恭杀害的事,上疏朝廷对唐昭宗进行羞辱的一句话。在这封极尽嘲讽之能事的书信最后,李茂贞更是放言 “未审乘舆播越,自此何之”来尖酸刻薄地侮辱唐昭宗,大致意思是说以后你这个皇帝要逃难的话车驾要往哪里走呢?血气方刚的唐昭宗盛怒之下,“决讨茂贞”。

宰相杜让能清醒地认识到依当时朝廷力量对决李茂贞是没有任何胜算的,万一消灭不了他必将反受其害,所以劝说唐昭宗不要与李茂贞结怨。但“不能甘心为孱懦之主”的唐昭宗执意要教训这个嚣张的藩王,命杜让能整军备战。李茂贞、王行瑜率领近6万训练有素的地方军队在兴平大败中央军,“禁军皆望风逃溃”。李茂贞乘势追杀至长安城外的三桥。

——————

后世纪念

主词条:大唐秦王陵

大唐秦王陵位于陕西宝鸡市北坡公园顶,距市区仅2.5 公里,是展示唐末秦王李茂贞及夫人刘氏“同茔不同穴”的合葬陵寝为样板的专题博物馆,距今1100年历史。

共5张

大唐秦王陵

大唐秦王陵始建于天祐四年(907年),地宫内有保存完整的世界罕见的砖雕飞檐古端楼,有按北斗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