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战写作素材专辑】(八)山岳部份(1 / 5)

加入书签

在前面的众多讲次中,我们曾重覆的多次阐述特战部队的一些基础原则,其中一条

便是全球部署与执勤的特性,因此各种地形与环境的作战技能是缺一不可的,除了

前面几讲所提到的各种地形外,山岳地形则是另一种常见的地形与作战地理环境,而

我们则可粗略的将地形依景观学上的不同类形,大致地将山岳地形划分为坡地、陵

线、峭壁与山谷地四个大类,并分别其大类地形中所包括的范例地形,作一个全面的

简单与前例相同的,文中所举的例子无法直接套用於所有的战术情况,指挥

官的现场判断与命令下达永远是最後的决定;文中对於涉及机密、过份新颖或露

单位情报的战术资讯也都加以过滤、降级与改写过,以保护那些仍是现役的教官、同

学与学弟们,以及提供国外最新资讯的外藉友人们。

坡地

在前面的讲次中我们曾提及了丘陵地形的小组战术运用与地形的配合事项,在山岳

部份的坡地地形中,其实有大部份是相同的,小组的行进队形与应注意事项都相同

,但在山岳地形则加上了天候与体力的因素,因为依前面所提到的标准,海平面

750M以下的立形归类於丘陵,因此750M以上的高原、高地与山脉自然都归属於山

岳了,而当一旦超过海平面600M以上,每上升150M温度将会下降1℃,换言之,海

平面上1500M的高山温度将低於海平面6℃,而这只是平均统计值,若加上风、霜、

雪、雨、露的自然因素;哑口、山颈的地形因素,温度差则可能超过20℃,这是天

候的第一考量。天候的第二考量是雨、雪、雾、云、露等自然气候除了会造成了行

进上的问题外,能见度与声波传导的受限则是所有指挥官的梦餍,特别是攻击方,因

为虽然大自然的气候是不分彼此的同样施予攻守双方(附注一),但守方地形熟、阵

地部置完备,而且以逸待劳,以静制动,攻方在地形陌生,视听纵深皆不足的情况下

进入敌阵地,其优劣不言可谕,这是攻方指挥官所用考量的第一个劣势。

附注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欧陆战区、空战特例不在本文所讲范围

内,因为那经常是英伦叁岛天候不良到战机无法起飞,但在欧陆地区

却是晴空万里、能见度无限的好天气,如此的情况曾使欧陆盟军地面指

挥官对空军产生不满,部份指挥官甚至曾挖苦的说道:皇家空军是不

是怕太阳?如此的情况也造成了人类史上最大的空降作战的失败——

市场花园作战计划,这个由英军第一空降师、美军第82、第101

空降师部份与波兰空降旅所组成的空降第一军团,因後续空投支援不

续与地面部队的进攻受阻,而被德军於荷兰安??与奈美根市反包围

,几遭歼灭,整支近4万人的大军,生还者仅2323人,此役不

但使第二次世界大战拖过了1943年进入1944年,至今仍为所有

特战部队指挥官与成员在进行空降任务与前期规划时,时时引以为鉴

的案例。

现场指挥官所要考量的第二个劣势是体力上的消耗,高山上除了低温外,空气的稀

薄更会快速大量的消耗血液中的含氧量,血液中的血红素成份会减少,人体便会开

始感到疲累,而特战部队的个人装备、迂回的行进路线与高落差的地形间行进更加速

了体力的消耗,寒冷的天候与稀薄的空气则使这情况更加雪上加霜,最直接的反应

便是人体的反应会开始变慢,与轻微的酒醉有些相像,但在军事行动中,一丝的轻

忽都可能发生无法挽回的重大错误,而在高山的自然环境中,寒冷、疲惫双生兄弟?

O一直会伴随到下山後好几天的,这也是现场指挥官两难的局面。

但由於这些都是普遍的情况,除了训练外,别无他法克服,因此在本文并不加以说

明解决之道,在坡地的战术运用才是本讲的重点,除了之前曾提过的垂直纵队、水

平横队、单箭队形、双箭队形、钻石队形、Y字队形与复式的之字队形等战术队形外

,小组的行进、搜索、渗透、入侵与脱离才是真正要注意的地方,一般而言,小组通

常都会有一名以上的尖兵或斥堠,而地图与指北针在队长、副队长、作战士与尖兵身

上各会有一份,尖兵的地位在小组行进时高於所有人,即使队长也大都会听从尖兵

的建议,但相对的,尖兵的责任也仅次於队长,甚至有时会高於队长,在大部份的

单位中,整个路线是由指挥官、副座、参叁与尖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