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战写作素材专辑】(九)小组地形战术(2 / 6)

加入书签

不了多久就会磨损殆尽,若是长时间的任务就非得带上一大包不可,另一个问题则

是磨损掉落的草绳会暴露了部队的行踪,因此并不是实用的战斗装备,北欧的部份

国家士兵则喜欢以动物的皮草绑在靴子外,来增加磨擦力与保暖,但多家的专业鞋

厂也产制了多种号称适用於雪地/冰川/极地形气候地区的特种鞋/靴,其中德国

爱迪达所发展的一种整合田径赛用的钉鞋底、篮球鞋的气垫、网球鞋的内底与慢跑

鞋的舒适,当然还有军用靴的耐用与登山靴的适合长时间穿着,而依惯例,这双问

世已有数年的特种部队用靴是买不到的,这只接受国家级单位的下单制作,也接受

特战队员的个人订制,但就是不对外发售,与美国特战部队的个人配刀一样,手工

打造,保证举世无双,但得是特战队员才有资格下单,且售价奇昂,一把四寸长的

折刀比一把配件完整的M-16步枪零售价还贵,而那双靴子则要两把M-16加上一付狙击

镜或是一把HK高级步枪含完整配件、枪箱与运费加上关税後在美国的售价。

在战术应用上,开地形适用的战术都适用於这种地形,包括了叁角方阵,这种队形战

术是以叁个火力扇面,将面向目标区的叁个方向以两组的尖端指指住,而在进行攻

击时转为口袋包围战术,而分配方式则有许多种,最简单的配置方式是由两个火力

组左右包夹,而斥堠与指挥组则合并为第叁组,在第叁面针对火网下逃脱的敌人进

行清除确认的动作,但这种分配法由於第叁组的火力过份薄弱,而很少受到采用;

第二种选是指挥官、通讯兵(或作战参谋士官)、一名斥堠与配备重火力的火力组组

员一名,四人混编为第叁组,第二名斥堠与其他两组火力组人员分组为第一与第二

攻击组,每组四人,分占目标的左右两翼,此种配置方法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火

力配置的问题,由於小组多半只配备SAW与40榴弹发器,叁个火力扇面的火力考量

需均等,若第叁面无机枪支援,则是否需配备多一具榴弹发射器,或是只担任佯攻

与观察的任务,都是需考量到的。

前面提的是均等火力分组法,当然啦,人数与火力也非不一定都得均等才行,有时

因地形与其他因素的限制会改采其他的配置情形,但不论是那一种的火力配置,火力

的持续与火力的分配则是考量的重点;举例来说,若采3:3:6的人员配置时,前

两组人员中,一定要有一名步枪手,主要是当重武器(机枪或榴弹发射器)在装弹或

其他因素而无法射??时,步枪手在此时便可提供持续的火力,一来继续杀敌或压制

的任务,二来也不致因此而使这个小组因失去火力而反遭敌歼灭,而另一个主因则

是小组的整体性与欺敌的作用,但火力配置与人员分配也并非绝对性,虽然有所谓

的火力配置的标准,但战场上没有绝对,因此队形、火力、人员的配置,进攻的优

序列、方式、还是得依现场的地形、敌我情势分析,以及指挥官的临场判断。

另外斜面搜索队形则是另一个常用的队形,有大部份的雪地也是在山地或丘陵地上

在非平面的地形配合非线型的攻击队是最好不过了,对於战场情势的反应与小组的

指挥运作上,此种队形具备完全的优势,因为它本身就是由数个完整的火力扇面所构

成,或者说,这是由数个面的小组所组织而成的一个小队,而构成的面也不复杂,

就是由左斜或右斜的小组斜行队形,而在前一讲中我们便提到在雪地行进时,人员

以斜行纵队的行进不但可相互呼应,战术运用上亦有其优势即是所指。

由於组织的特别,复式斜面队形在进行队形移转时特别的容易,侧翼包围只需指定

某一组的面整体移转到指定的位置就行了,同时双侧翼与叁面包围攻击法也依此类

推,小组的面移动便可达到战术位置部署的需求,事实上这些队形移动与变换位置

时,除了原先的火力扇面与小组的完整性之外,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重点是速度,也

就是时间因素。虽然以整个小组的移动方式对小组的整体性与默契而言,都有最好的

理由要求不得拆散,但对整个小队而言,每一个斜行小组在行进时最才都保持20M以

上的距离,以叁个组而言,发现目标的第一组与前来支援的第叁组之间,距离拉开超

过60M是很正常的,若是四组,则距离更可能超过百米,虽然全付武装跑完百米了

不起二十秒,但在那是在平地,在雪地或冰川上,20秒的时间可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