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五种飞船(2 / 3)

加入书签

这对于能源日益枯竭的人类来说是绝佳的未来轻便能源使用方向。但让人类害怕的是目前的核能应用中它所产生的污染和危险性太大,在人类历史上两次核电站事故所产生的放射性危害到现在还没有消除,这让人类不得不是小心再小心的慎用。

而布迪给的这份技术实际上就是受控核聚变的最实用版技术。核聚变与核裂变相比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安全,不过和人类目前所掌握的核聚变技术相比。它的门槛要拉低了很多,在降低技术要求和足够能源释放前提下。它即不会无法受到影响变成一个大蘑菇产生一次伤害,也不会对环境产生二次辐射污染造成长期致命伤害,这一点对于人类来说极为的诱人。

不过本着种花家优先和众兄弟们人身安全的考虑,在这项技术合作中,其核聚变反应器核心设施与喀式动力反应器一样是掌握在众兄弟们手中,种花家负责外围设施建设,这样即加速了投产速度也保证了众兄弟们避免被卸磨杀驴的下场。

而解决了动力反应设备和燃料生产的技术性问题之后,种花家负责在沿海进行大量的燃料提取中,还要利用自身具有众多大型造船厂的便利特点。通过对布迪给出的设计图纸生产宇宙飞船舰体。这项工作是一个大型的工作,要说以众兄弟们的技术水平,生产一个中巴车甚至大巴车大小的飞船也能办到,但如果要生产一艘超过百米长度的飞船……这种工作已经远远超过了几个人的工作量了,如果真就一块钢板一条焊缝的进行拼装连接,即便有基地内的自动机械和外骨骼装甲的辅助,光是一个拼接工作就足以让四个人不用再考虑出任务这些活了……

当然这种飞船舰体布迪也是进行缩水简化过的,它利用人类目前已有较为成熟的技术,结合前段时间和种花家进行的钢铁项目合作所产生的连带技术效应。量身订造的设计了五种飞船。

第一种飞船最小,其起飞最大总质量(包含载重量)五百吨,这种飞船别看它具有六、七十米的长度,但要说是飞船还不如说就是一宇宙快艇。其作用就是利用自身体积较小的优势快速起飞和快速到达短程目的地的往返。最大载货重量也不过就是百吨以下,也没有长程航行的能力。布迪给它们统一命名为蚂蚁级,意思就是像蚂蚁般的运载能力。不过从蚂蚁这俩字也代表了某种含义,那就是可以快速大量的生产。只要驾驶舱和工作舱密闭焊接水平过关不会产生泄露事故,普通民间造船厂或者是机械制造厂都可以加工生产这种简单船体。

第二种飞船被命名为地象级。其从名称级别上看就知道这种飞船具有强大的运载能力,总质量超过十万吨的庞大船体长度超过两百六十米。这种飞船虽然体格庞大,但速度却绝对是和大象一样慢悠悠的,而且运载质量也并不高,最大仅仅只有一万出头的载荷水平。造成这种有些另类奇葩似的大船体小运载能力的最大原因就是这种飞船可不像蚂蚁级那样采用喀式动力直接喷射产生反作用升空或降落的,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了反重力技术来进行飞船的悬浮,要不然十万吨级的飞船如果单纯采用喷射方式进行升空的话所需要的推力已经是个天文数字。而正是因为如此,飞船上超过一半的空间是安装了巨型的反重力设备,这套用布迪的话来说是最初级最低门槛的巨型反重力设备也仅仅只能产生十万吨级的重力悬浮力量了。

和前面几个核心技术掌握在众兄弟们手中有些不同,这个技术是直接交与了种花家,这样做倒不是众兄弟们不想掌握这个核心技术来赚钱,关键是这玩意太大,而且涉及领域太多,想要单纯的几个人或几个小厂子便掌握控制住这玩意的生产很难办到,再加上这种型号的反重力设备的升级空间不大,因此众人这才直接将这种技术交与种花家。

地象级运载飞船虽然载重量仅有一万吨出头,但对于人类来说也已经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水平了,一万吨的载荷量已经足够人类进行入门级的星际运输和旅程,不过它最大的作用倒并不是进行专门的远程航行,因为它的设计理念和用途就是运载矿石、人员、物资以及设备往返空间站和星球表面,而星际航行,则是从空间站这里所发出的专用穿梭飞行器来完成的。

第三种飞船说是飞船但其实是一个星际空间站。布迪根据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考虑到反重力技术对于人类来说还是较为高深和不易快速掌握的技术,设计了地象级飞船来进行星球表面和宇宙间的往来运载媒体。更是赋予了星际空间站更多的作用。地象级飞船在运送大量的物资、矿藏还有人员以及设备送至太空中之后,人类可以直接在空间站进行大规模的转运。由于宇宙无重力的特点,其货运飞船的运载能力可以无限的提高,理论上只要有足够的推进力,一颗行星都能成为货物进行漫漫运送。

因此星际空间站除了货运中转仓储的作用之外,还有一个功能作用就是成为转运码头,例如在火星和蓝星外轨道上建立两个大型空间站之后,地象级飞船将货物不断的运送到空间站上,然后在空间站停泊的更加巨大的太空飞船进行装载,由这些专门的太空飞船完成宇宙间的长程飞行运抵下一个空间站。再从那里由该星球的象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