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不信不疑(2 / 2)
百般救治,仍然不起,钟臣将军也一同遇害。现着将军明日午时入城祭拜。宝公子奉上。
赵如意心里转喜,脸色故意转重,将信函轻轻放在书几上,不住地摇头,呆呆地说,宝弓国大难,宝弓国大难呀。马利养紧紧盯着赵如意问,出什么事了?赵如意心生一计,让信使出去在门口等着,拿起信函读给马利养听,自己在当中加出一句话:借机斩杀多番。
马利养听出一身冷汗。
赵如意怪怪地说,不晓得怎样算百般救治,活生生的大王就没了。马利养说,还好,大王应该是我们来之前没的。赵如意哭起来,责骂道,这是什么鬼话,难道我们可以侥幸吗!马利养不敢回话。赵如意放声哭起来说,大王一下子不在了,这是怎么回事呀。
眼里的泪水哗哗留下来,赵如意有喜,也有悲,暗自想到薄王后,觉得这女人不简单,剩下的人和事可以办起来了。
马利养抹着泪水,劝说道,将军先回信吧。赵如意坚定地说,不回。马利养听得糊里糊涂,觉得不妥当。只见赵如意腾地站起来,让马利养和信使说,如信上所言,明日准时人到。马利养不解地问,就是口信么?赵如意说,就是口信,赶紧把信使轰回去。马利养不敢多话,备些礼物赶紧将信使送回去。
等回到帐里,马利养再见到赵如意,赵如意正在帐里来回走动。
马利养失神地盯着书几上的信函,不巧让赵如意看见。赵如意不声响走过去,从书几上拿起信函递给马利养说,你看看吧。马利养说,将军已经告诉我了。赵如意自言自语地说,按规矩,重要的信函看完得烧毁。
赵如意取出火石,当着马利养的面前将信函烧掉。马利养在跟前守着,看着信函化为黑脆脆的灰烬。
赵如意叮嘱说,这件事只有我们两个人知道。马利养先点头,接着问,接下来怎么办?赵如意说,我刚才把事情想了一圈,你想听吗?马利养想听。赵如意说,信函上说要借机杀多番,我看是借机杀赵如意。接着叹口气,接着说,公子要杀我,何必作出这种无德之事呢,他可以多等等,等他坐上王位,也不迟呀。马利养不敢说话。
赵如意接着说,一路上我一直想不通,公子为何来斜口关,为何过关不入,为何同来英人搞在一起。如今明白了,高旗关里有他的故事,他为了引我过来。马利养附和说,公子不会杀将军!赵如意马上接着话说,会,我看会。马利养摇头,不信。
赵如意转到马利养跟前,认真地说,大王没了,钟将军没了,公子坐王位了,往下一看,还有赵如意不是自己人,该杀。马利养怯怯地问,将军认为公子已经杀了大王?
赵如意慢悠悠地踱步,边走边说,这是假设。马利养跟着说一句,这是假设。赵如意按住自己的胸口愤愤地说,只要除掉赵如意,天下就没有反抗的人了。马利养接口说,这倒是,卢君是卢夫人的哥哥,自然帮着公子。可是公子绝不会杀大王呀。赵如意冷笑着说,参军怎么犯糊涂呢。大王来高旗关,公子应该守家,不能离开京师才对。可是他绕道斜口关,舍近求远跟过来,就是避人耳目。马利养想想有道理。赵如意说,如今他已经得手了,参军多想想就能明白了。
马利养听闻宝公子品行,替他辩解说,公子不在现场,怀疑公子没有道理。赵如意不屑地说,他不是凶手,未必不是主谋。为了王位,什么人能干什么事,不难。马利养不解地说,说公子干这事,很难让人相信呀!赵如意不屑地说,你看着眼前的情形,应当怎么假设。
马利养没办法再说下去。
赵如意说,刚才我还不信,现在我什么都信了。接着咬着牙说,公子干了什么,我不管,可他要引我入关,要我性命,我不得不管。看样子赵如意气得不行。马利养手忙脚乱,心思混沌,不知怎样说才对头。
赵如意抵近,凑到面前对马利养说,你想想呀,我不能多带亲兵,也不能带我的乌铁棍,进灵堂的时候还得卸下随身宝剑。马利养说,不能带金祭拜。赵如意说,从入关起到将军府,进灵堂,有几条街,有几条路,过几道门,要走多少功夫,路上有个意外,不是不正常。
马利养听得骨头发冷,劝慰说,将军想多了。赵如意摇头说,我替宝公子想,要怎样,在哪里才能杀掉赵如意。马利养胆怯地说,宝公子没这么深的算计。
赵如意哈哈大笑,点着马利养说,杀人不需要算计。那个时候,我躺在木板上,谁杀我,谁杀王,还有意思么?他们现在缺个死人,是这个死人杀害大王的,这人是谁?马利养知道赵如意在说他自己。
赵如意叹气说,不想去呀?说完看着马利养接着说,可我赵如意不得不去呀。
因为赵如意一定要知道,宝弓王到底是死是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