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逝者归期(1 / 3)
宝公子揪着心肠在屋里来回走动,慢踱脚步。英姑看不下去,试问何事。宝公子说,我刚写封信函给赵如意,派信使送过去,让他明日入关祭拜大王。
英姑大惊,不知道这样做的道理。宝公子解释说,试试,多番试过了,也得试试赵如意。接着又在屋里乱转,嘴里不停地默语,怎么还不回来,急死人了,难道被赵如意杀了。转念又求告信使一定得平安回来。
英姑心里发乱,让宝公子停下来讲话,不要来回走动。
宝公子稍稍听话,慢慢地转着,惋惜地说,已经去了大半天,恐怕性命不在啦。这人跟我从京师出来,现在害了人家,我回去如何和他的家人交待。英姑说,还不知道结果,公子就愁在前面,让自己过不下去,何况赵如意怎敢杀公子的信使。你好好想想,明日赵如意是来还是不来,来怎么办,不来怎么办。
宝公子说,我想来想去,还得怀疑多番,问清事情经过,这事我不好出面。英姑觉得不妥当。宝公子接着说,钟良和姚同捷不够很,也不方便。里面的话也是:我宝公子也不方便。接着有说,只有赵如意能办这件事。英姑提醒说,可是公子一直担心怀疑赵如意。宝公子无奈地说,多番虽不是凶手,也是凶嫌,我想捉到凶嫌,再起灵回京师,也是一个好办法。
宝公子的想法有了变化。
英姑不解地问,先前公子不放赵如意入关,如今又盼着赵如意入关,不知是什么道理?宝公子摊开双手说,两手空空,我回不去呀。英姑说,多番是戎邦头领。宝公子说,回京师的路上我们有赵如意压阵,戎邦不敢抢人。英姑说,换钟良吧!宝公子摇头说,毕竟大王是在高旗关出的事,这里的将领还是避避吧。
上回夸奖多番,英姑听得有道理,这回当多番是凶嫌,听得也有道理,可是英姑问,多番愿意吗?宝公子说,赵如意入关祭灵,多番不会疑惑。赵如意不是口口声声捉多番吗,让他借机会询问多番,看看能问出什么。英姑想想赵如意要来了,总想躲避赵如意,忍不住说,赵如意可像坏人了!其实英姑没见过赵如意。宝公子说,他不敢在大王灵前动手杀我吧。何况我可以命他入关祭灵,也可以让他回斜口关。
英姑不敢假想,转过来问,如果赵如意不来呢?宝公子说,不该不来,不能不来。英姑听得绕头,忙问道理。宝公子接着说,他是大王的臣子,不来该死。英姑觉察出宝公子混乱,安抚着说,公子命他来,他一定会来的。
宝公子稍稍安静片刻,叹口气接着说,我想了好久,无论赵如意来还是不来,我得让大王赶紧回家,不能久留高旗关。英姑说,公子三思而行。宝公子认为英姑的话里藏话,便问实情。英姑说,凶手还没找到,公子不应该相信任何人,也不应该不信任何人,一切都要听凭自己的感觉。
宝公子咂摸着英姑的话,埋怨自己想事太有方向,不会完满,拉着英姑说,夸夫人一次,你不简单。英姑微红着脸说,公子不要小看自己。宝公子说,让赵如意入关祭拜大王,合情合理,让他帮着审问多番,合情合理。
英姑没觉得哪里合情合理,盘算着公子的办法,只好认可。
宝公子这边反而疑惑,按英姑的想法顺了一遍,接着说,姚将军留守高旗关,钟将军领精兵护卫,扶灵回京师。英姑诚恳地说,这办法才对头。宝公子很兴奋,得意地对英姑说,我这就去见见多番吧。英姑说,我觉得这个人不错,说话做事在理。
多番正在官舍里枯坐,见到宝公子进来,起身相迎,送到座位上,自己束手在身边站着。
宝公子看着多番站着,觉得奇怪,不知这是何种礼节。
多番勾头施礼对宝公子说,我等了很久,公子终于来了。宝公子说,有话就说吧,也该坐下来说吧。多番坐下来,很小心地说,想请公子询问现场情况,如果觉得多番不是凶手,不是凶嫌,我该吃好喝好睡踏实了。宝公子认可说,好呀。
多番傻傻地朝宝公子笑着,等着宝公子开口。
宝公子很意外地说,明日赵如意进关祭拜大王。多番没有料到这事,急忙问,真得吗?宝公子认真地说,是。多番风趣地说,来回折腾了一两天,赵如意还是进来了。宝公子说,我打算送大王回京师。多番说,公子让赵如意护灵,我放心。宝公子听得糊涂,问故。多番说,他不在现场,比关里的将军可靠些。
听到这种话,宝公子心里不是滋味,难以取舍赵如意和钟良
忽然间,多番恍惚,四下乱看着,像有人在和他玩迷藏。宝公子看着多番,跟着他的身形转动。多番说,大王好像活着,就在眼前。宝公子静静地等着。多番说,送给他的礼物还在我手里,我想留下来当作纪念。宝公子说,随你自己。多番说,谢谢公子好意。
宝公子转过话题说,这些日子我一直不安,不该来到高旗关,大王不该遇害,邦主不该遭遇不幸,我一再问自己原由。多番说,这事很大,不是一天半天能说明的。宝公子继续说,大王在此归天,魂散于外,亡灵不能及时落土,我不孝罪名大上天了。多番叹气说,按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