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乡野小调(2 / 3)
德裕说,吴大人称说有急事,先走了。薄义低声骂道,属野兔的,只会跑。
赵如意让座,杜德裕听便坐下来。
薄义问杜德裕,刚才听到屋里唱歌吗。杜德裕称是。薄义指着赵如意说,赵将军的嗓子。杜德裕连忙对赵如意说,头次听见,才晓得将军还有才艺。赵如意回应说,节日时和关里百姓同乐,学下几句调子。薄义问杜德裕,你刚才听出字句吗?杜德裕摇头。薄义说,赵大人正要向我们说白呢。杜德裕请赵如意开讲。
赵如意开口先说自己身世,再说年轻的时候受大王器重,镇守斜口关。
杜德裕插话说,斜口关十分紧要,赵将军把守多年,抵住来英人,没让他们惹是生非。暗暗提起赵如意屠戮来英人的往事。赵如意说,几个野人的事不用再提。薄义想起来水儿,说道,这个凶手就是来英人,太可怕了。赵如意说,可惜大王让我留种,不然我会杀个精光,收服来英。说着话,连着长叹一声说,如果这样,兴许公子也不会..
赵如意生生看着两人,故意打住不往下说。
薄义对杜德裕说,赵将军说大王种下今天的果子..话刚出半句,顿觉不妥,伸出手捂着嘴巴,右手指着天说,大王呀,刚才我乱说话,惩罚我吧。杜德裕说,都是命里的事情。薄义胆怯地说,大王应该听不到我们说话。虽说这样,自觉又害怕,不停地四下看看。杜德裕安抚说,自己不怪就行,凭良心就行。薄义放下手说,听你这样说,我心里稍稍安些。
赵如意跟着说,丞相说得极是。虽然我自觉凭良心做事,可是当我往京师里走,一路上就在问自己,怎么是斜口关的赵如意扶着灵棺回京师,天下人怎么看我。接着问薄义,国舅怎样看我。薄义想装傻,轻轻咳嗽几声对杜德裕说,丞相怎么回答赵将军?
杜德裕只得顺话说,将军真得这样想过吗。赵如意点头。杜德裕追问,将军想这个干吗?难道担心什么吗?赵如意一时语塞。薄义化解说,你想呀,赵将军生生从斜口关跑到高旗关,又扶着灵棺回来,好像..薄义不敢往下说。赵如意说,好像晓得大王的有事。杜德裕故意接着说,大王不会给赵将军手令吧。三个人真真假假。
这当儿,赵如意冷笑着说,可怜同僚生贼心呐。听到赵如意哀叹,薄义杜德裕顿时无语。
赵如意接着说,公子过斜口关而不入,不知公干还是私行。我担心公子安危,一路跟着,看见公子去来英,又离开来英往外走,我更担心,跟着公子来到高旗关。见两人听着迷糊。赵如意说,如果两位还不信,只好去问公子了。
薄义和杜德裕互相看着,说不出话。
赵如意跟着说,我说的这些话,你们可以查问马利养马参军。薄义问,刚才将军演唱的词曲也是马参军编排的吗?赵如意极度不快,反问,词曲简单,用不着马参军。杜德裕想起一个人来,说道,公子的事还可以查问陈太傅。
提到陈太傅,赵如意赶紧加话说,丞相的想法很对,两边印证,万事大白。薄义赶紧说,我们去问问陈太傅吧。杜德裕问,陈太傅在哪里呢?赵如意盯着薄义埋怨说,你们这样搞法,谁还敢回来呀。
杜德裕听出火药味,连忙转出话题,拿酒劝和。
不经意间,薄义向赵如意露出笑意,赵如意也回笑意,铃铛相配,戏码演得精彩,将杜德裕哄在云雾中。
杜德裕不知两人内情,劝解说,请将军不要责怪国舅,事情我们已经问清楚了。又觉得失口,连忙说,国舅再看看,还有哪里要问问。薄义问赵如意,还有什么事,将军自己说吧。赵如意不耐烦地说,没了。薄义摊开双手说,没了,喝酒。
说完这句话,薄义很不满,问道现在,自己被赵如意吓了一下,如今手里什么都没问道,索性让赵如意明日上朝,自己向王后,向大臣说道吧。
赵如意端起酒杯,满心欢喜地对两人说,有劳两位大人手下留情。杜德裕故意问,将军不会真有事呀?赵如意会心一笑,继续说说,有功也好,有罪也可,我听凭两位大人论处。杜德裕说,我们为将军请功。赵如意说,大人不要为难我,我盼着朝廷早早定论,送大王和公子落葬,我就安心回斜口关。杜德裕劝解说,将军不可回。赵如意摇头说,一定回。
薄义还有心不想放过赵如意,冷不丁地说,朝廷里有赵将军的传闻,说给你听听。赵如意放下脸色听着话。薄义接着说,将军来京师有所图谋。赵如意说,图谋王位吗?薄义并不接这个话头,认真地说,如今亲耳听到将军想回斜口关,这些传闻自然消失。杜德裕插话说,他们没事乱说,将军不要多心。赵如意说,他们的想法有道理,我一定会让你们放心。
薄义看不过,掉头试探赵如意说,论定凶手,灵棺落葬,新主登位,论功行赏,事事离不开将军,将军不能走。赵如意说,办完这些事,前后需要数月,我不放心斜口关呀。
其实赵如意心里不放心余子期和在百花关外的兵马。
薄义不知真假,也不想和赵如意多周旋,无心地问,将军有什么想法?赵如意说,请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