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族长上堂(2 / 3)

加入书签

不过。吴宝臣说,朝廷仁义,还得让你说话。来水儿说,快点动手吧。吴宝臣说,落葬的时候,在公子灵棺跟前送你过去,你不要着急。来水儿说,我很着急。

薄王后推推卢夫人小声说,女儿问些话吧,看得出来,这人刺头,一心想死。卢夫人说,早早杀了作数,公子那边才能安生。薄王后抱怨问,你这边落定,我男人怎么办呐?卢夫人连忙说,母亲不要伤心,我问些话,兴许能得着一些东西。

卢夫人问来水儿,你和公子连上亲,我得叫你一声兄长。来水儿可不敢承担,连忙说,我是罪人,不敢和夫人攀亲。卢夫人心里耻笑,暗说无赖之人,继续发问,既是亲人,怎么下得了手射杀公子?来水儿说,赵将军说多番劫持宝公子,让我射杀多番。卢夫人听见提到赵如意,便问下去,赵将军手里有千军万马,在高旗关捉拿多番不难,何故让你逞能?赵如意插话说,攻打高旗关并不容易。来水儿说,我是来英射手,赵将军送我家传弓箭,我急着解救公子,没有多想答应了,没想到是这个结果。

赵如意的弓箭,这是凶器。

卢夫人看着薄王后,想将话头交给薄王后。

薄王后想想真后悔,原本只想走个过场,让卢夫人出个头做做样子,如今变成这样子,将赵如意的事又带出来,转念一想,没别的办法,顺着走下去吧,自觉得杜德裕做事靠谱,让他出来盘问。

杜德裕来到赵如意跟前悄悄地说,待会问到将军,你要想清楚再说。薄王后见状,呵斥杜德裕说,满朝文武在场,你俩不得鬼鬼祟祟。杜德裕连忙谢罪,大声问赵如意,为何要送弓箭给来水儿?杜德裕还想问,是否想借手杀人,念头一出,顿觉不妥,生生将话留在口中。

赵如意回应,反问道,弓箭赠猎手,丞相觉得不妥吗?接着大声问,哪个大臣有疑问,出来和我辩论一番,辩一辩赵如意是不是你们要的凶手。目光扫视众人,落在薄王后身上,想告诉她,我离凶手之名还差一段路呢。

薄王后觉得浑身不自在,微微低头躲开赵如意的眼神。

赵如意暗自得意,继续说,我已经有多少年没有站在这个朝廷上和众位大臣一起议事,今天站在这里,我觉得心寒。众人无语,细心听着。赵如意说,我哀痛大王惨遭不幸,亲眼看见公子被人射杀,不辞辛劳扶灵回到京师,你们就以为我有私心,看中王位了!我许诺,等大王和公子落葬后,当即返回斜口关。

众人听罢一时议论纷纷。

杜德裕让众人安静,问赵如意,斜口关有多少营兵马?赵如意说,有六营。不容停顿,杜德裕接着问,将军带多少兵马去高旗关?赵如意面对杜德裕,不知怎样了,真有些慌乱。杜德裕说,报个大数吧。赵如意说,一营。杜德裕追问,将军带一营兵马暗中保护宝公子,说不过去吧。赵如意说,请丞相告诉我,保护公子需要多少兵马合适。

多少兵马合适?一个人就合适吗?杜德裕无从继续追问。

可是看到赵如意自得的样子,杜德裕点点头,自言自语说,将军领着一营兵马过镇过州,好大的排场。赵如意不客气地说,看丞相的样子,是抓到疑点吧,想说什么直接说吧,我件件如实回答。杜德裕说,现在一营兵马在哪里?赵如意心里咯噔一下,立即说,我不想让京师担心,将兵马留在百花关外。杜德裕摇头说,不妥当呀。赵如意说,我没想别的。意思说你们也不要多想。杜德裕说,那一营兵马可不是小数目呀。

赵如意冷笑说,丞相想多了。杜德裕看着赵如意。赵如意接着说,那些士兵如果有半点不法行为,赵如意甘愿伏法。杜德裕说,兵是天下凶器,动兵必然有理有因。不是稀罕赵将军的人头,而是担心京师安危,担心宝弓国安危。赵如意说,我为国尽忠,不是半天一天,天下可鉴。杜德裕跟着说,将军是忠臣。

两人话说到这里,杜德裕不想多问,禀报薄王后说,我问完了,请王后定案。薄王后说,丞相当着夫人不要失礼,是我和夫人定案。杜德裕连忙请罪,再说,我问完了,请王后和夫人定案。薄王后低声问卢夫人说,我看公子的事没什么差错,不要再问下去了,女儿发话吧,怎么处置这个人。卢夫人说,听凭母亲做主。薄王后说,不能等了,按规矩来吧。

卢夫人正要说同意,眼角瞄到薄王后一副欣喜的神情,不自然地停下来,叹口气说道,父王的事还没有议论呢,好不忍心呐。薄王后跟着叹气说,大王真可怜,人没了,连凶手也没有着落,这事怎么办呀。卢夫人说,不捉到凶手,大王不能落葬,公子也不落葬。

薄王后生生地看着卢夫人,卢夫人赶紧扶着自己的胸口说,公子的礼数不能超过大王,儿子的礼数不能超过父亲。薄王后说,刚才你也听见了,他们猜多番是凶手,可是没有证据,我最担心这样情况。卢夫人说,就算是疑凶,也得有人查访落实。薄王后问,何时是个头呀?卢夫人说,就算查不明白,也让人查过了,也能和大王说明,朝廷也能理解。薄王后没办法,只好说,我也是这样想的。

薄王后请出薄义。薄义上前见礼。薄王后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