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实在让人喜欢不起来(3 / 3)

加入书签

“宋朝时期,儒家又配合朝廷,将兵家彻底踩在了脚下。”

“道家半依附于儒家,半转成道教,才得以延续。”

“法家更是连影子都没了,儒皮法骨那都是汉唐时期的事情了。”

“从宋朝之后,儒家的伦理已经大于一切了。”

“就连律法的制定,都要优先考虑儒家的伦理道德。”

“如果儒家能一直带领华夏文明强盛,就如两汉时期,倒也罢了。”

“可是宋儒的德行,实在让人喜欢不起来。”

“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儿。”

“呵……韩琦怕是永远都想不到,这句话早晚会将他钉在耻辱柱上吧。”

“经历了百年沉沦,那些儒生竟然还将宋儒的学问奉为圭臬,实在可悲可叹可笑。”

朱雄英还是第一次,听到陈景恪发这么多牢骚。

有些惊讶,又觉得有趣,听的那叫一个津津有味。

方孝孺则是苦笑不已,他也是儒家门徒,听别人如此贬低儒家,心里自然很别扭。

但他又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虽然陈景恪说的有点片面,否认了真正的大儒所作的付出。

可,以结果论而言,确实如此。

在外圣内王这条路上狂奔。

嗯,之前只有内圣外王这个词,最早是道家提出的。

后来被儒家拿来主义了。

‘外圣内王’则是陈景恪提出来的,专门用来贬低宋儒的词。

通俗解释就是,对内重拳出击,对外唯唯诺诺。

方孝孺和陈景恪熟悉,自然也知道这个词。

正是因为知道,他反而没有办法反驳,只能求饶道

“景恪,口下留情啊。”

陈景恪叹了口气,摇摇头道“算了,和你说这些做什么,又不怪你。”

“嗯,至少不怪现在的你,当初你和那些宋儒可是没区别的。”

方孝孺哭笑不得的道“是是是,多亏了景恪将我唤醒。”

“我若能有所成,皆是你的功劳。”

陈景恪正色道“儒家当前面临的问题,你已经非常清楚。”

“希望你能走出一条新路子,将儒家引出歧途。”

方孝孺郑重的道“你放心,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此行,若无所得,绝不还京。”

感受到他的决心,陈景恪心下也多了几分期待。

想了想,决定再给出一些引导,以免到时候他跑的太偏

“你对未来的道路,已经有了想法,我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以免影响到你。”

“不过我希望你在领悟自己的道的同时,略微分心去思考两个词。”

能让陈景恪如此重视,肯定不简单。

方孝孺顿时就来了精神,问道

“哪两个词。”

陈景恪说道“人权和剥削。”

方孝孺疑惑的道“人权?剥削?”

陈景恪严肃的道“对,人权就是作为人最基本的权力。”

“我希望你在游历途中,结合亲眼所见,好好想一想,作为人应该拥有哪些最基本的权力。”

“至于剥削,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你也可以在游历途中,仔细感悟这个词的意思。”

方孝孺郑重的道“我知道了,一定会好好思考这两个词的意义。”

“希望能得到一个让你满意的答案。”

一旁的朱雄英,也默默的将这两个词记在了心里。

陈景恪如此郑重的交代,这两个词肯定不简单。

他自然也想知道,到底有何深意。

接着,陈景恪将那一百贯宝钞拿出来,明确告诉方孝孺,这是皇帝给的。

本来想拒绝的方孝孺,听到是皇帝给的,就改变主意收了起来。

并表示皇恩浩荡,他一定不会辜负陛下的厚望。

之后三人又聊了一会儿,就各自分开。

陈景恪看着方孝孺离去的背影,久久不语。

布局那么久,希望他能结出让人满意的果子吧。

不过方孝孺只是他所有布局里的一环而已,成了最好,不成也不影响大局。

接下来该做什么了?

哦,对了,冷处理那么久,也是时候重建算学小圈子了。

这可关系着他后续的大计划,不容有失。

(本章完)

inf。inf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