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摊丁入亩(2 / 4)

加入书签

说中的还要厉害。</br>这就是大明的未来继承人吗?</br>好啊,真是太好了,大明未来有望啊。</br>对于建制立国,也更加的有信心了。</br>三代明君,还怕打不下足够的土地吗?</br>同时,心中也终于开始正视起‘太孙’这个身份。</br>不知不觉雄英都这么大了,也懂事了。</br>以后可不能再单纯的,把他当小孩子对待了。</br>至于陈景恪,两兄弟彻底服了。</br>大侄子这一身学问,肯定不是爹娘和大哥教出来的。</br>只可能是跟着他学的。</br>所以陈景恪的学问只会更深,果然称得上是学究天人。</br>关键是还不藏私,愿意把真本领传授给太孙。</br>难怪老爹会破例嫁女儿,他值得所有的礼遇。</br>然后两人就想起了自己的儿子,也生活在应天,不知道有没有学到什么好东西啊。</br>不行,回头一定要好好问一下。</br>不过两人心里也清楚,有些学问肯定是只有朱雄英才能学的。</br>朱元璋和马皇后脑子是很清醒的,培养储君和藩王,采用的是两种教育。</br>朱标堪称全能,学的是为君之道。</br>其余皇子要么偏文,要么偏武,政治方面学的也都是为臣之道。</br>朱棡还好一点,文武双全。</br>朱棣偏科很严重,脑子全用在军事方面了。</br>当然,这只是以前。</br>现在既然要给诸王建制立国,那肯定要教一些为君之道的。</br>我是来不及学这些了,就靠济熺(高炽)了。</br>一想到这里,两人心中就充满了期待。</br>而且兄弟俩几乎同时升起了一个念头:</br>爹在前方拼杀,你在后方看家。</br>完美啊。</br>儿子,好好学啊。</br>这一席话,说的让众人茅塞顿开。</br>同时也让他们,对陈景恪即将提出的税制改革,充满了期待。</br>朱元璋催促道:“景恪,你继续说税制的问题。”</br>其余人也都竖起了耳朵,准备听听他的意见。</br>陈景恪心下也是有些得意的,压住上翘的嘴角,说道:</br>“先说公正的问题,我们要想办法让地少的人少承担义务,让地多的人多承担义务。”</br>“但在明面上,又不能让地主知道他们多承担了义务。”</br>“否则他们会心有怨言,不利于国家的稳定。”</br>“也就是说,我们既要让地主多交税,又要保持明面上的公平。”</br>说白了,咱们既要公平,也要公正。</br>也就是方才所说的,公平公正达成平衡。</br>众人都陷入了沉思,难,太难了。</br>又要让人多出钱,还不能让人知道,尽可能维护公平。</br>太难了。</br>朱棣嘴快,说道:“这怎么可能,地多的人又不是傻子,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自己多交了税。”</br>朱棡也是差不多的想法,只是他更稳重一些,没有将疑问说出来。</br>但朱元璋和马皇后等人,却完全是另外一种态度。</br>陈景恪既然说了,那肯定是有办法的。</br>于是,朱元璋再次催促道:“景恪你就直接说答案吧,别吊人胃口。”</br>陈景恪倒不是故意吊人胃口,而是希望他们思考,加深印象。</br>见时机差不多,就说道:“将丁税和徭役折合成钱粮,均摊到全国所有土地上。”</br>“有多少地,就交多少税。没有地的人,一文钱的税都不用交。”</br>“以后朝廷需要使用徭役,也不再是免费征用,而是花钱招募役夫。”</br>“如此一来,表面看很公平。”</br>“但实际上地多的人,缴纳的赋税变多了。”</br>“而地少的穷人,需要缴纳的赋税减少了。”</br>“还能通过当徭役,赚取一笔钱财补贴家用……”</br>“此法我称之为,摊丁入亩。”</br>朱元璋一拍大腿,激动的说道:</br>“好,好一个摊丁入亩,简直太妙了,此法深得公平公正之精髓也。”</br>朱标也激动的连声道:“好好好,此法当真绝妙矣。”</br>“景恪,果然不愧是你啊,从未让我失望过。”</br>马皇后虽然没有说什么,但表情也透漏出兴奋之意。</br>朱棡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