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打擂台徐海还俗(2 / 2)
明山先叩拜了佛祖,再叩拜了师祖,后恭敬答道:“弟子明白!”
“你有一月时间去牢记这拳谱。一月后,不论你悟到何种程度,都要将其完璧归赵。”空智说着便将拳谱递了过来。
“弟子谨记。”明山兴奋的双手有些颤抖,接过拳谱,如获至宝,心中想:这拳法必定博大精深,可惜只有月余时间参详,所以自今后绝不能懈怠,今夜就要苦修起来。
一月期限转眼即到,但明山却在迷惑和苦恼中越陷越深。他感觉这《道济罗汉拳》并不像想象的那样高深,甚至还不如自己之前所习的一些拳术。然而作为虎跑寺的镇寺之宝是绝不可能如此平庸的。既然拳谱没有问题,那一定是自己理解的问题。可经过翻来覆去的研究,他感到除了变化灵活外,并无难懂之处。
他只得去请教自己的老师惠通。然而,惠通却笑而不答,更不做任何点拨。明山再无他法,只得暂将口诀牢记于心,待日后慢慢领悟。
到了还谱的日子,明山信守承诺,他没有抄录也没有向外人透露一个字。他将《道济罗汉拳》交与师祖空智后,正要离开,却听到空智说:“明山且慢,师祖有话要和你讲。”
明山转身,垂手肃立在空智身前,心中暗暗高兴,难道师祖要点破《道济罗汉拳》中的奥秘?
“明山,你对《道济罗汉拳》有什么领悟吗?”空智不出所料的问道。
这也问到明山心坎里去。“师祖,明山愚钝,并未领悟到拳法的精髓。”
空智会心一笑,继续说道:“这怪不得你。而且如果你一直在寺中修行,就算穷一生精力也不会有所领悟的。”
一句话让明山更感不解,心中暗想,难道存在一处秘境,在那里方能修成拳法?虽是这么想,但口中却没有说出。
空智当然看出了他的迷惑,又说道:“只有到了外面的世界,才能凭你的聪慧将这《道济罗汉拳》发挥到极致。你不要问我为什么?其中奥妙师祖不能为你点破,自己去领悟吧。”
明山对这番谈话感觉怪怪的,便顺着话题说道:“明山永生不会离开虎跑寺,看来此生也不必费心去解这拳法诀窍了。”
“哈哈,五儿啊五儿!”这是明山入寺后,空智第一次称呼他的俗名,“师祖的话难道你还不明?你要离开虎跑寺,去你该去的地方吧。”
明山虽已有所感,但听师祖如此说,还是噗通一声跪了下来,说道:“师祖,明山并未犯错,为赶要赶明山出寺啊?”
“五儿,老僧并不是要赶你出去。自从你进寺的那天起,我就知道你不属于这里。你从未入寺何来的出寺。”空智缓缓说道。
“师祖,我早已无家可归了!”明山想到要离开这里,心中冒出一股酸楚,莫名的悲凉起来。
空智摇了摇头,说道:“你心中所想的,就是你要去的。临别,师祖送你四句偈言:“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
十三四岁,往外一丢。
三年吃苦,拼搏出头。
发达是王,落魄成寇。”
明山不明这四句偈言深意,但见师祖已经闭目不语,心知其意已决,便拜谢了空智,转身离去。还未出门,空智的声音又在身后响起:“五儿,你出寺后该有个大名,老僧就送你一个‘海’字。去吧!”
当夜明山便告别了师傅惠通,只身下山去了。自迈出那个飞檐微翘的寺门,以前的五儿、如今的明山便成了今后的徐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