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刘半仙文采可见非凡(1 / 2)
心服口服!
菜头听得晕晕乎乎,叫道:“水仙不开花,装蒜,你直接说你以前是黑社会不就结了,搞个屁的暗语,又是念诗又是朗诵。”
刘半仙好不容易积累的高人风范,被菜头气歪了嘴:“这是盘道问茶,你以为说着玩?小子,现在晓得老夫身份了吧?莫要门缝看人,把人看扁了。”
菜头撇嘴:“有能耐你上派出所使去,菜爷听了半天,也不合个四六。你们两个真是闲得很,有道是百家姓去掉赵,开口是钱,咱们来点实际些,行不?”
大白牙呵欠连天:“是啊,你们两个有完没完,这老头以前真是青帮,现在也落魄了,找你当冤大头呢。”
我请刘半仙坐下。
这老头人品不咋地,阅历还是有的。
我对玉祖仙的事颇有兴趣。
他是见过玉祖仙,是那个年代硕果仅存的老前辈,验证了他的身份,必须尊重点。
让稀粥沏了壶高碎的茶叶沫子,刘半仙喝了半口,老脸比抹布还拖得长。
“小子,你盘了老夫底子,现在老夫也来问问你,看你本事有没有学到家。”
“哎呀,我是班门弄斧,早知道你是真的老江湖,何必跟你问茶?”我有心询问关于玉祖仙的事,言词之间恳切不少。
刘半仙颇为受用:“算你知道尊老敬老,你想问老夫年轻时候的事吧?”
“自然。”我点点头,大方的承认。
“茶馆听说书还得给钱呢。”刘半仙开口不离钱字,市侩得很。
菜头瞪眼:“老头,别给脸不要脸,你这嗓门还不如要饭的唱莲花落,要钱?你别看我们小白人傻挺单纯,就一个劲坑他。”
“哎呀,小菜菜同志,你是不是皮痒痒,我叫两百块给你松松筋骨?”我不爽了,合着我这智商不如你们?
菜头是浑人,刘半仙不敢跟他较真,对我道:“你既然问起,老夫
便说说吧。算起来,都过去几十年了,那些老友哎。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栏外长江空自流!”
大白牙捂着脑壳:“说故事没啥,别念诗啊。”
南风一针见血:“是啊,您老这文采,九年义务教育都没读完,别献丑了。”
刘半仙感怀往事,神色甚是悲伤。
让我们说了几句,他倒释怀了,人也彻底放开。
我对刘半仙产生了一点好奇。此人居然是当时的青帮中人,又是降魔丈士,而且精通风水寻龙之法,年轻时,算个文武全才。
此人定然不是籍籍无名之辈!
他说他见过玉祖仙,想必不是吹牛。
所谓江湖,抛开快意恩仇,甩掉明争暗斗,归根结底,无非人情世故四字。
人情,乃是经历,世故,乃是生活。刘半仙长吐口浊气,神色甚是回味,萧瑟中带着几分自豪,甚至有些情绪连他自己都不懂。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便是那大浪淘沙,英雄化为枯骨,阑珊之后,仅余一缕青烟。唯有青山横亘,黄土苍松是永恒。
我让稀粥冲了一壶好茶
刘半仙本名刘祥添,绰号刘八臂。
倒斗之事,自古隐秘,绝不外传。又因江湖多纷争厮杀,所以不用真名。
刘半仙是西北人,自幼信些藏传佛教,便用唐卡八臂金刚为名,算是图个吉利。
西派降魔丈士,本是流窜的马匪,在沙洲、玉门等地活动。隋唐时,传下一本《遁甲开山图》,号称万书之首,百龙之宗。
其年代,甚至早于周易,相传连山历的部分残片,便保存在遁甲开山图中。
南北倒斗,都是手上功夫,唯独西派最为神奇。
据说他们学会遁甲开山图的法术,是在梦里,像天授唱诗人那样,被神点化。能画地为门,指陵成穴。
学了遁甲开山图的降魔丈士,在月圆之夜走
到郊外,以自身精血和法术在地上画门。
门可以打开,直接通到地宫的主墓室,所有金银珠宝都在其中,不过必须天亮之前从画的门出去,否则将困死地下。
这类说法很玄乎,有穿凿附会的嫌疑。
不过也能侧面证明,降魔丈士大都是些旁门左道的手段。
偏偏刘半仙精通风水,连我这个玉祖仙的传人都有些不及他。
据刘半仙自己说,他是降魔丈士集大成者,是西派最厉害的人,没有之一。
他年幼时,家里并非降魔丈士出身,仅是普通牧民。
十岁那年,他到星宿海放牧。
西北大地粗犷狂野,万里荒芜,风沙侵蚀,石头都能剥一层皮。
晚上他在星宿海边睡下,梦中遇一白胡子老头,自称河伯,指点他在星宿海以西的一座土山上,山有古墓,其中的珍宝够他吃十辈子。
那时刘半仙年纪还小,对鬼神之事尤其敬畏。
梦醒之后,他没在意,也没到河伯口中那座土山去挖宝贝。
过了几年,时值天下大乱,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南北十三省像一个火药桶,只差一粒火星,就把所有人炸得尸骨无存。
赶上西北大旱,三年不雨,百姓没了活路,连星宿海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