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傩神窟(2 / 2)
和岳父是仇人呢?
史书上对于大夏的记载非常少。建国以后,大夏国内基本没有生产,也不发展农业和商业。
大夏国的财富,主要靠掠夺和扩张。这个国家以内,不种植粮食,连牛羊都不饲养。赫连勃勃贪婪残暴,把全国人力,都放在营造统万城上。
老头根据经衣推断,经衣中的万神之地,也就是那个傩神窟,应该在统万城附近。
他解释道:“统万,是古匈奴语的音译,意
为‘长生’、‘永恒’之眼。相传赫连勃勃修建统万城,把青泥沙蒸干夯实,命人站在远处放箭。箭能射入城墙,立刻把工匠杀死埋在墙下。所以统万城有一半,都是人尸人骨打的地基,是活生生拿人命堆出来的。”
赫连勃勃用如此残暴的手段对待百姓,靠掠夺周围的国家积蓄财富。
修好了统万城不久,他吐血暴亡。
统万城是当时最好的城池,有万年不倒,千年不破的神话,但并没有抵挡大夏国的灭亡。
老头破译了经衣,对刘半仙道:“万神之地,在统万城以北,具体的地方,你这半截没有记载。要去找,只怕大海捞针。”
刘半仙心中发冷:“西北太大,经衣上面,有没有描述傩神窟附近有明显的坐标或龙脉?”
老头把经衣放在太阳下反复观看,从断裂的边缘处,有很多黑色的墨点分析:“只怕在西北流沙中。”
“什么?”天不怕地不怕的刘半仙,听闻傩神窟在流沙中,不由大惊失色!
洪水以前,上古华夏的颛顼时代,疆域最为辽阔,有十二州。
北至幽陵,南至交阯,西至流沙,东至蟠木,坐地十万里,王畿九服。
史书中的“西至流沙”,便是当时古人认为西方最远最极致的终点。所以把日下、北户、觚竹、西王母,列为四荒。
这在当时,是世界最远的地方,几乎不是凡人可以到达。
老头说万神之地的傩神窟在流沙之中,难怪刘半仙害怕。
西北流沙,纵横八千里,横亘三千里,自古人迹罕至,终年荒芜。以前流沙之地,有马匪、盗贼,更有热风、恶鬼等邪物,堪称绝境。
从古籍分析,流沙地区,是西王母的统治范围,总之不是凡人能轻易窥视,即便那边古墓众多。
老头道:“你怕了?富贵险中求,怕
了只有老老实实种田,祈求老天别干旱,让你饿死!”
刘半仙咬着牙,心中坚定:“怕死,我便不来了。何为江湖?轻生死,重名利。既然得了经衣,这笔买卖,我非做不可!”
“好个轻生死,重名利。”老头几分赞许。
西北流沙地区,大概在关中以北、浊河以西,是古代丝绸之路,位于河西走廊的荒漠地带。
汉朝盛世,那里丝路繁华,商贾往来不绝,遍地水草牛羊,处处外国使臣。
秦汉以后,当地沙化严重,水土流失,河道枯竭,渐渐成为一方绝地。曾经辉煌千年的西域三十六国,都被埋在黄沙之下,尽是死亡萦绕。
老头根据经衣残存的内容推断。
万神之地,在敦煌、玉门、酒泉、张掖那条河西走廊的南部,也就是祁连山发源的那段沙场。
那片沙场,是西北流沙覆盖最大的区域,有万里之阔,荒芜之绝,终年人迹罕至。
唐代玄奘法师西行取经,曾经路过那片沙场。
根据他回来后的叙述,那个地方,有死亡热风、阴沙恶鬼,盗匪杀人如麻不计其数。
遇见风暴,驼群和百人的商队通常会被活埋,几百年下来,风流逝,一层层干尸铺满道路两旁,堪称人间地狱!
刘半仙打定主意,宁肯死在墓中,不愿当个穷人:“干爹,祁连山以下的沙场,走十年都走不完,怎么去找傩神窟?”
老头又研究了大半天,不确定的说道:“我看你手上这截人皮经衣,是上半部,只记载了神女和宝物,地图在下半部。”
“下半部随着黑衣娘娘,被永远带入幽冥,怎么办?”
“莫慌。”老头摆摆手,略有几分犹豫说:“断开的边缘,画了很多黑色的鸟盘旋在空中,可能是描述傩神窟附近的异象。大凡龙脉,其势盖天,也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