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盗门为王(2 / 2)

加入书签

佛除了玉祖仙登场时,他们二人压根不存在,就像是凭空变出来,让我头疼。

而诸多老江湖和老前辈的记忆中,这三个人珠联璧合,互补互助,实实在在盗了很多大墓巨冢,堪称枭雄。

玉祖仙是盗门之首,白月妹是义门之首,海长青是千门之首。

这三门,均出自于江湖。

何为江湖?

刘半仙那句话说得深刻。重名利,轻生死,这便是江湖。世事藏凶机,人情含奸诈,生死输名利,进退搅风云,此所谓大丈夫。

这三个我从未谋面,却与我家族、我的记忆息息相关的人,诚然做

到了这点。

江湖是是非场,也是名利场,更是人情场。

蠢货是混不成江湖的,而想在三教九流混出番事业,除了头脑机敏,更需要一套手艺。

手艺,是安身立命之本。

江湖三教九流二十七门,皆出自盗门、义门、千门三派,可想而知玉祖仙三个的地位,堪称一个时代的祖师爷!

那是属于那个特殊时代的印记。

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国破家亡,生不逢时。

凡乱世,则出豪侠,盗、义、千三门,广纳门徒,搜罗四方。江湖中,无不敬仰,麾下人手众多,能与权势分庭抗礼,亦能搅动乌云浊日。

活下去!是那个时代普通人希冀的。

卑微活着的同时,锦衣玉食,妻妾成群,扬名立万,青史留名,便是江湖中人奋起追求。而混江湖,手艺是第一,无关正邪、善恶之分。

盗门,不单单是盗墓。

有明盗、暗盗、生盗、死盗、强盗、巧盗、怪盗、术盗之别。

江湖有句俗语“三百六十行,盗墓为王”。

其实这话不太准,严格的说,是“盗门为王”。

莫要小看盗门,这是江湖中影响最大的门派,倒斗只是其中一个部分。普通小盗,只会偷鸡摸狗,鱼目混珠,所获无非几文铜钱、几口饭食,自然上不得台面,更入不得青史。

真正大盗,上能窃国,偷天换日,下能搅动风云,挥斥方遒。

此所谓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盖世大盗,温文尔雅,进退有度,盗的是江山社稷!盗的是王权神器!盗的是日月天机!

秦之吕不韦、汉之王莽、唐之黄巢,皆是以盗篡国,尤有吞吐天地之志。

这便是大盗。

那些偷鸡摸狗,数黑论黄的小偷小摸,便不值一提了。

义门,是江湖中团体最大的组织。

自宋太祖创长拳以来,民间习武之风日趋强盛。乡村邻

里,年轻壮汉拉帮结伙,自成一派,尤其西北地区,民风彪悍,走江湖唯讲一个“义”字。

义门弟子,哪怕身无分文,走遍天下也有口饭吃,也有片瓦容身,靠的便是义字当头,患难与共。

宋之白莲教、明之弥勒教、清之义和拳,都是义字为先。

杀官造反,横行南北,便是皇帝坐在紫禁城,听到消息也难免皱紧龙眉,忙宣文武百官商议对策。

嘉靖年间,起义军首领王阿四,在关中子午岭盗出黄帝天书,称之为“海眼”,又名金不换。

其中文字漫灭,笔法如鸟篆,始于太古纪年,人莫能识。

子午岭位处关中腹地,上接秦岭龙脉,下孕关内平原,为西北门户,千古雄奇。古籍中说的“三皇不死,乘云车、驾六羽、出谷口”。

谷口,便是子午岭那条裂开的万丈深地缝,上古伏羲氏祭天于此。

王阿四盗出“海底”,百年之后,清军入关,血洗神州。

待到康熙年间,侠盗杨香武于大内禁宫,欲寻康熙九龙玉杯,与御前侍卫激战,未曾得手。机缘巧合,将皇家珍藏的前明妖书“海底”裹挟出宫,带进民间。

当时,杨香武与天地会总舵主,自称明朝朱三太子的杨起隆交好。杨起隆曾在紫禁城中,听闻御书房收藏过“海底”妖书,向杨香武索求,企图破译其中漫灭不堪的古文鸟篆。

妖书疑是黄帝所留。

传到大清,泱泱已过四千年有余!

饶是杨起隆集合民间奇人异士、前朝大儒学究,费时数年,人莫能识。便把“海底”中音译的句子摘抄下来,编成“金不换”,作为义门弟子联络的暗号,以便反清复明。

所以江湖中的黑话暗语,全是来自“海底”妖书,最早在清初成型,定下九言十八律。非义门弟子,擅自传抄“金不换”,有杀身之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