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那日,成亲(1 / 2)
女人身后披着青丝如瀑的长发,三千青丝飒飒成风,一个腼腆的丫鬟替她拢起云鬓,小声道:“姐姐长得真好看。”
白月妹坐在镜前,仔细看过画好的眉鬓,眼眸弯弯如月牙笑道:“妹妹真会说话,抢进督军府的女人,哪个是丑八怪?”
“但她们没姐姐好看,我都见过。”丫鬟见白月妹并不冷漠,嘴角甜甜笑道:“姐姐就像画上的人,我用不来那些文绉绉的词,反正比堂上挂的那些仕女图都漂亮。”
说着,丫鬟脸上有些僵硬,迟疑道:“可,可”
她很想提醒这个女人,被督军娶进门的姨太太,大部分活不过几天,且死状奇惨。但她仅仅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丫鬟,无法去改变那些。
哪怕是出言提醒,也需要极大勇气:“姐姐在滇省还有家人吗?要不,要不”
丫鬟很想劝这个飞上枝头变凤凰的女人快快逃走。尽管机会不是很大,总比死于非命强。
白月妹轻晃头顶珍珠珠帘,聪明伶俐的她,自然猜到这丫鬟未尽之意,乱世中,这点善良弥足珍贵:“妹妹不必替姐姐担心,明日自然见分晓。”
梳洗了几个小时,终于将明日的妆容定下,白月妹满意点头,起身站在红木窗前,伸手捧起那温暖涓涓的阳光。
“咱们女人,这辈子最美的时候,便是穿上这身嫁衣,和自己心目中的如意郎君交拜天地,我已经有些等不及了。”
丫鬟未经人事,仍懵懵懂懂,对白月妹的话一知半解:“衣服,衣服是好看,请苏州的师傅专门订做的呢。不过,不过,咱们女人最后都能穿上这件衣服吗?”
丫鬟羡慕说道。
她心里忍不住雀跃想着,如果自己穿上这套鲜红的嫁衣,那肯定也如同皇后般高贵,这身衣服太美了,是属于那个年代女人的公主梦。
被亲朋
好友簇拥着的女人,最终跨过火盆迎入洞房,也许人这辈子,就是为了那瞬间的璀璨而努力并活着,太珍贵了。
白月妹倚着贴了红色喜字的小窗,阳光从她后背照过,愈发美艳:“这身衣服,有没有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人。有人,哪怕在寒窑穿着乞丐衣,心也是热的,情也是真的,爱也是不变的。”
“人?”丫鬟想不出自己心目中的那个男人。
是玉树临风?还是膀大腰圆?普通人家,找男人最好一个能干几个人体力的壮汉,要老实点的,不滑头不好吃懒做的。
白月妹幸福地笑道:“是啊,人,咱们女人这辈子,可不就是为了心里头的那个他活着?有他在,便是刀山火海,阎罗宝殿也不觉得怕了,因为你知道,他就在身边。”
“我还不懂呢。”丫鬟痴痴点头,心里破土而出,也有了些从前都未有过的幻想。
“姐姐,想着那个人,是什么滋味?”丫鬟试图追问。
白月妹想了想,红唇绽放美丽的光彩:“是甜的。”
“甜的?”丫鬟不解,在她的记忆里,只有小时候过年大人发给的冰糖,才是甜甜的,很腻。
“早晚你会懂的。”
白月妹用小手撑着香腮,半倚在窗台眺望督军府大大小小的建筑。玉指敲着木窗边缘,轻打节拍,顺着风儿轻轻吟道:
“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闲妨了绣功夫,笑问双鸳鸯字、怎生书?”
最近督军府外,来了个替人撰写文字对联的教书先生,写得一手好字。
无论魏碑隶书,多宝塔颜筋柳骨,小篆金文,那个教书先生均信手拈来。笔法苍劲,银钩铁画,笔走龙蛇一气呵成,写好了能直接拿到酒楼商店挂起来。
最近半月,那教书先生在
城内名声大噪,前来求字提文附庸风雅的人络绎不绝。
几个大头兵蛮横将书摊外的人群驱散。
见是扛着枪的兵匪,几个长衫文人眼中出现畏惧,嘴上低声骂了几句,纷纷作鸟兽散。
热热闹闹的书摊霎时冷清下来。
一个领头的兵人丢下三枚大洋,觉得多了,又拿走两枚揣在衣兜,横嘴叼着半根烟屁股傲慢道:“你是那个字写得好的人?”
教书先生长得文质彬彬,三十来岁,双眼饱含沧桑依旧明亮,仿佛能洞察人心深处。一身灰色长衫,犹如冷冬怒放的腊梅树,头发梳得精神,不卑不亢道:“正是鄙人。”
“字别写了。我们督军明天娶姨太太,叫你去写个婚书,再提几幅对联,这是定钱,写得好有赏,写得不好嘛”
“鄙人吃饭的手艺活,肯定不让督军失望,请这位老总等等。”教书先生收起笔墨纸砚,跟着几个大头兵去了督军府。
魏督军娶媳妇已是常态,每月都有几个良家妇女要倒霉。
城中乡绅见怪不怪,暗骂魏镇南是吃人老虎不吐骨头,一边不得不笑着脸准备明日赴宴。
也许是那个女人太漂亮了。
连阅女无数的魏镇南也觉得新鲜,还假模假式请了个先生来题写婚书。
督军府中,夹杂淡淡的红色喜庆,花团锦簇,却听不见丁点人声。好像挂了红绸的阎罗殿,再怎么粉饰也无法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