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熬骨于夙沙(1 / 2)

加入书签

我便道:“燧人氏妻华胥氏,生伏羲氏、女娲氏。华胥氏殁,燧人氏妻骊阴氏,生郝骨氏。伏羲氏继燧人氏之后,为人皇,殁于东苍之野。伏羲氏死后,由神农氏王天下,也就是炎帝。”

中古的世系没有那么复杂。

阴阳家把三皇五帝那些君主,用金木水火土排列。

燧人氏为火德,伏羲氏为木德,神农氏再为火德。

燧人之前为葛天氏,为金德。如果按照五行始终的概念,伏羲氏和神农氏之间,至少差了两代君主!

神农氏有八代帝王,与黄帝打仗那个,是八代神农氏榆罔。

黄帝代神农氏而王天下,定中原,部落始有一统。

“三号血经,应该描述了一场宫廷政变。应该是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之间,对于权力的争夺,最后母系氏族落败,迁居西北,成为西王母国的前身。”

艾薇只能凭记忆,尽量完整表述血经记载的内容。

她说:“伏羲氏死后,部落君王的位置,传承给了郝骨氏。但女娲氏集合母系氏族的力量,攻杀了郝骨氏,并占据了王庭。葛天氏之前,君王号‘大庭氏’,那时候已经有宫殿和王庭的概念。”

古代君主,都是“兄终弟及”的方式传承。伏羲氏死后,君主理所应当是郝骨氏。

“所以,三号血经的记载非常关键,这是一场趁着国丧策划的政变行动,母系氏族短暂的压过父系氏族,窃取气运,重回了弇兹时代的辉煌。”

“可惜失败了。”我道。

厉山攻之,熬骨于夙沙。应该是指的平定叛乱的战争。

从一些已破损和残缺的敦煌血经来看,女娲氏继位,并非按照行次顺序。

娲为水德,五行中,没有水代木的概念。

所以《易》不载。

女娲氏夺取王庭,有共工氏伯而不王,以强天下。

伯,

是尊称,春秋五霸在先秦典籍,也被称为“五伯”。

可见共工氏趁着华胥内部叛乱,权力已经和当时的人皇差不多,相当于曹操那种权臣,能左右天下。

女娲氏与共工氏,争于昆仑之丘。

共工败北,怒而触不周山。是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九州荒,四极废,八方裂,洚水滔天。

女娲氏乃迁族人入西北高山,以避洚水,而厉山攻之,熬骨于夙沙。

“厉山,应该就是指的神农氏。神农氏出生于厉山之阿,有些古籍也称为烈山、连山。神农氏最后打败了诸多叛军,整合军队,被尊为炎帝,以火德代天下之政。”艾薇道。

夙沙是靠海的一个原始部落,传说夙沙始祖发明了用海水熬盐。

攻打了女娲氏部落后,将其驱逐在西北流沙之外,神农氏收拾国内叛乱,率军攻打夙沙国。

打了三次都没能打下来。

神农氏于是退兵,反省自己品德,鼓励百姓种植,操练军队,修明德行,怀柔四方。

夙沙被围三年,民不堪其辱,乃自攻其君,而归神农氏。

于是神农氏王天下,号炎帝,传八代,君南方坤阴。

我道:“按照血经描述,母系氏族在那个时候分裂成了两支,一支为了躲避洪水,去了昆仑那边的高山,成为西王母国。一支并入夙沙,在神农氏屠掉夙沙全城后,剩下的遗民迁徙海外,成了靖人文明的前身。”

“从前几次下斗的情况来看,这种可能性非常大。”艾薇朝我眨眨明亮的眼睛,表示我们之间合作还是很有默契。

“如此也能解释,为何西北以及海外有高发达的远古文明。”我觉得自己的分析非常到位,不过敦煌血经的核心秘密,绝不是褒贬某个君王。

弇兹氏得到的天外之光,开启了世界文明的密码,而母

系氏族突然消亡,秘密也许就藏在未尽的血经中!

艾薇苦笑:“我只能凭借自己的记忆,大概描述血经内容。三卷破译出来的血经,已被帕金森带走,说不定,他正跟你小叔研究接下来的目标,我们必须快快行动了。”

“呵,没想到你还挺热心肠。”我冷笑几声,说了半天,还是撺掇我和青八子去趟雷,你在后面捡现成。

我拍拍青八子肩膀,得意道:“有斗我们两个不知道自己干,何必要你?”

“别那么说,之前合作不是挺愉快的吗,对不对,宋青麒。”艾薇媚眼如丝,再次朝青八子抛出几个暧昧不明的眼神。

“他们接下来会去哪。”青八子直接无视艾薇的示好。

“埃汲,寻找传说中的哈姆烈绿洲,探寻亡灵之城,城下有道幽灵黑门。上个世纪的飞鹰探险队,曾拍过黑门的照片,但进入黑门的人都没有再出来。黑门上的壁画,有类似记载,说天上出现一道光,人间于是有了万物和文明。”

“你说的是鸿蒙?”我道。

“在埃汲,那被称为宇宙之光,象征一切真理一切起源,是天地诞生的尽头,时间空间无穷大,无尽的永恒笼罩那里,消亡的黑暗主宰世界。”

艾薇抛出诱饵,狡黠着看向我们,丝毫不怕我们甩袖子离开。

我恼火的抓了抓头皮,怎么扯到埃汲去了。那在菲洲啊,枪械泛滥,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