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阴康氏(2 / 2)
玄枵、诹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十二星划分尧舜时的十二州。
以星星归纳四面八方和天下,观天之道,俯地之势,这个就叫分野。
比如天官东井、舆鬼之分野,划分了我国西南方位,巴渝和浊河以南的地区。
牵牛、婺女之分野,指的是南海粤州地区。每个星域代表不同范围,帝王之所应在紫薇,周天十二星,与西方黄道十二宫类似,细分有三百六十度。
我的观星大术还运用不到那种层次,便问青八子:“天象落星,百发百中,你全学会了?”
青八子道:“差
不多,只要时间充足,可以找到。但,暴风雪还没完全过去,危险总是比较大。”
我都有些嫉妒青八子是个全面小能手,没有他不会的。
说不定他还会换灯泡修热水器洗油烟机,如果回去了,我得试试他,免得他又说我不跟他沟通!
天地良心,我和他沟通得还少吗?
贝卡眨眨眼:“总感觉好复杂,用星星表示地上的区县,是这个意思吗?”
“嗯,差不多。不过是在国外,但天上的星辰是不会变的。根据天人感应理论,天上星星会影响大地的形态和万物的发展,就像月亮会引动海水的潮汐发生变化。古人认为,这是阴阳感触之间发生的征兆,不是迷信。”
在他们面前,我还有些小得意,毕竟不是谁家都有几千年文明的:“这是结合星象学还有自然学的产物,实际操作很难,我只知道皮毛。”
“交给我吧。”青八子淡然道。
得,我又成打酱油的了。
什么事都靠他,每次遇见困难,我下意识的依赖感都会想到他。
时间久了,我没觉得有什么不妥,把这些当做理所当然。但青八子最近的态度,他要是哪天消失了,我还真无法适应!
天象落星想要运用到实际,需要结合三元九运。
三元,一说是天元、地元、人元,对应天皇地皇人皇。
也有说,三元是指日月星,或是上中下三个方位概念。三是阳数之成,有天数奥义。
太古之初,人居山穴,食血肉,未有火种。有帝王,号巨灵氏,作遁甲开山图,以穿地脉百泉,是寻龙之祖。
远古之治世,有人王,德而至圣。
时值天潮地湿,淫雨霏霏,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乃有王,号阴康氏,作神之舞、巫之蹈,以祈神祇,歌舞以乐,是神巫祭祀之祖。
亘古之大荒,民坐于高山之绝巅,乃观天之象,效
天之法。
有王,德而盛,行而敏,慧而聪,号放(方)辰氏。竖木为圭,研石为晷,测以周天三百六十度,而知星辰之运营,民始知天圆地方、天地如鸡卵之说。
尊放(方)辰氏,为天象之祖。
所以《通志》中,认为三元九运中的“三元”,指的是巨灵氏、阴康氏、放(方)辰氏,年代还在燧人氏之前!
巨灵氏是寻龙点穴的祖先,最早开挖地脉,汲取地气。
阴康氏是神巫祭祀的祖先,发明舞蹈,配合笛乐祭祀鬼神驱除病痛。
放(方)辰氏是星象学的祖先,最早认定天圆地方,认为天地犹如鸡卵,把星域划分十二区、三百六十度。
数三,在古人眼里,是个大数。
太阴三岁处金则穰,三岁处水则荒,三岁处木则糠,三岁处火则亡。所以万物变化,不过“三”,必有异象。
民间那句“事不过三”就是源于此。
也有学者认为,三元九运中的“三”,也可以是三的倍数。
比如六、九、十二。
尧舜时,天下六岁一穰,六岁一糠,凡水涝饥旱十二载。
至于三元九运中的“九”,则更为复杂。
上古那些氏族帝王,有名有姓的有七十二家,百八十七人。
这个九,肯定更多的是指的九宫。
即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中,九个方位。使用时,需配合西方七神,即刑、德、小岁、斗毂、太一、大阴、大阳。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刑德小游图,便记载了此等易数。
还需配合天干地支和北斗七星、左辅右弼来使用,极为繁杂。
古时候的星象学没有统一门类。
也是,古代没有电视机没有手机,大家的娱乐活动很少。
吃饱了也就只能躺在高高的谷堆上,没事抬头看看天,琢磨一下星星发呆。或者两口子抱一抱,吹了灯关上门开干,不会有啥特殊消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