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能发现真相就见鬼了(2 / 2)
并出,发生在少康八年啊。”我道,中间差了十几个帝王,天晓得有几百年。
夏朝中期,太康失国,乃有羿篡位,居西河。西河就是夏朝的都城之一。后有寒浞杀羿自立,夏朝亡国失天下。
及少康在有虞氏为君,收拢忠于夏朝的旧部,杀寒浞平叛乱,史称“少康复国”。
我掰着手指头算了半天:“夏商周,秦汉唐。夏有十七王、十九人。殷商有二十九王,三十一人。这中间隔了多少年,咱们上哪找补?”
我大概明白了青八子的意思。
乌涂勒定族弑神的时间,应该是少康复国后的第八年。
竹书纪年记载少康八年,天空出现十个太阳
,河西被洪水淹没,夏朝帝王不得不迁都于斟鄩。
所以只要我们计算出少康八年,是公元前多少年,就能得出乌涂勒定族的原始时间。
把石磨恢复到原始时间,再顺推到现在的月份,真正的密室就可以开启了!
说起来容易,谁能拍胸脯保证周厉王以前的历史年代?
周厉王以前,华夏用的纪年。
一般是康王某某年、穆王某某年,用谥号或年号为记,没有像公元纪年那样全部打通,很是繁琐,搞不好不同的地区纪年还不一样。
“对于史书你了解多少?”青八子考我。
我扬起眉毛嘚瑟道:“倒斗不学数理化,怎好意思称专家?倒斗学好文理科,挖坟技术顶呱呱。倒斗体育要满分,遇见粽子不怕它。倒斗重在护文物,光荣获得小红花!”
青八子倒吸口凉气,黑着脸道:“要不我发你个竹板,你把它唱出来?”
“算了,目前我还没打算开拓莲花落行业,低调,低调。”我干笑几声,这不是活跃气氛嘛。再说了,这年头倒斗没个博士后文凭,谁好意思出来自称摸金校尉?
“我的意思是,好歹小爷也算博览群书,对自己国家的历史,怎么可能不了解。二十四史、资治通鉴、通志、绎史、文献通考小爷全都看过,怎么着,也算倒斗里面的高材生?”
“呵,你还真是不谦虚。”
青八子把木炭笔丢给我:“这样吧,你将周厉王以前的帝王世系,全部列出来,一直到少康复国。”
“你是想用加减乘除,把少康八年推测出来?”以我和青八子的默契,他小模样一撅,我就知道他想干啥。
这确实是个好办法!
咱们国家的文明又没断灭,虽然文献因战火缺失了一部分,但夏商周的帝王世系,史书还是记载得清清楚楚的。
这是咱们国家古人习惯。
秉笔直书,记录实事。
也
就是说,即使我和青八子无法直接说出具体的年限,但帝王的生卒年在史书上还是比较明显的。
我们只要把少康到周厉王这段历史,将所有帝王在位的时间加起来,就可以算出到底是公元前第几年!
“行啊青八子,我还真要给你发朵小红花!”我挑起大拇指,不吝赞美的夸他。
青八子踹了我一脚:“快点干活,不要废话。”
“啧,马上搞定。”
得亏小爷数理化语文外语科科满分,这年头,倒斗也是个技术活了!
我蹲在地上奋笔疾书,嘴里念念有词:“周厉王之前,为夷王、孝王、懿王其中周夷王在位十二年,周孝王在位十五年,周懿王在位二十五年”
这样理论上是可行的。
但随着世系延长,我也觉得吃力,额头冒出豆大汗珠,人紧张得不行,已经有些透不过气的压抑。
因为我发现,理论这东西,仅仅是理论,运用到实际则有诸多问题!
古代是没有公元纪年。
这就导致我和青八子要推测少康八年的时间,不得不用笨办法,把前面的帝王一个个往上加。
但在加的过程中,我察觉到里面不可忽视的漏洞!
古人记载史书,非常微言大义。
比如周穆王在位五十五年。
这个五十五年,是个非常粗糙的年限。实际情况,周穆王可能在位五十四年零三个月、或者五个月。
为了方便计算,史官统称为五十五年。
那么我和青八子在加减这些纪年的时候,不可避免出现了计算误差!
史官对于帝王在位年限,大部分使用了估算手法。那么帝王在位小半年,史书上也写的一年!
那么这就很操x了。
我和青八子把年限往上加,时间就肯定会发生重叠和误差。
比如穆王五十五年,这里面既有周穆王在位时间,也有周共王在位时间,可能重叠了几个月的空白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