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象雄文明(2 / 2)
王朝开始衰败。信仰的苯教出现了巨大的分歧和动乱,经文称‘这是世界黑暗毁灭的根源,王朝衰败,僧侣死去,寺庙坍塌,一切如末日降临’。这个时期,称为灭法时期。”
“灭法时期,苯教开始失去对雪域的庇护。在象雄王朝即将毁灭的边缘,雪岭高山上,诞生了一
个婴儿,他就是辛饶弥沃佛。”
朱学正补充道:“我认为象雄王朝衰败的根源,是因外来的战争导致的,侵略和战火毁灭了最古老的苯教,导致王朝衰败。而源头,很可能是魔国!”
这段历史,还处于神话和史诗阶段,有大量穿凿附会的幻想。
朱学正借着徐宁的话给我补充知识:“辛饶弥沃佛的诞生,令陷入黑暗的十方重现光明,格桑花开遍了雪域高原,他成为三世轮回一切众生之首。他在苯教的基础上,创造五明学,改变最原始的游牧方式,建立了‘雍仲本教’。”
苯教与雍仲本教有很大区别。
通俗来说,苯教年代比雍仲本教更早,而且没有“佛”。而雍仲本教是有“佛”的,最初始最大最光明佛,便是创立者辛饶弥沃本人。
朱学正道:“雍仲本教的出现,令辛饶弥沃佛在思想和信仰上,统一了被魔国摧残的象雄王朝。他率领军队和勇士,杀死了魔王,封印了魔母,令天下再次恢复安宁。这是经文的说法,我认为这是记载三千年前,象雄王朝与魔国的真实战争。”
徐宁给我画了个表格。
藏地文明,大概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古象雄文明,苯教。
新象雄王朝,雍仲本教。
吐蕃王朝,赞普时期,引进佛法产生藏传佛教。
古格王朝,象雄末路,文明凋零。
辛饶弥沃佛的出现,将苯教与“佛”结合。经文中的“佛”,是脱离轮回,不生不死,有诸法智慧即大境界的圣人,生活在魏摩隆仁圣山上。
象雄与魔国第一次战争,便是发生在辛饶弥沃佛时期,距今约三千年前。
此后,藏地历代经文、羊皮卷、贝叶经,魔国这两个字,犹如梦魇,如附骨之疽不断出现,直至象雄文明彻底灰飞烟灭。
吐蕃王朝的建
立,是中原的唐朝左右。
唐太宗赐婚松赞干布,以文成公主下嫁,便是那个时期。
藏地文明发展到了顶峰,疆域之大,曾一度与唐帝国抗衡。雄踞西北,疆域之辽阔,扼断河西走廊,虎踞青海,攻巴蜀乱古滇,能比汉唐极盛。
为了加强王权,削弱神权,从松赞干布开始,历代赞普引入佛法,与雍仲本教抗衡,试图削弱僧侣在民众的影响。
这也导致了大规模灭法运动。
唐末,因灭法灭佛,末代赞普郎达玛被僧侣刺杀身亡,吐蕃王朝彻底瓦解,分裂成数十部落互相混战。
直至英雄史诗格萨尔王出现,统一大小百五十部落,重现象雄辉煌。
格萨尔王与魔母同归于尽后,国家再次分裂。部分后裔迁徙到喜马拉雅山脉附近,那是格萨尔王诞生的地方,是雪岭之国。
他们建立了古格王朝。
而部分贵族,则在靠近巴蜀的东南方向与中原交流,开展经济和贸易往来。
先后得到宋朝、元朝、明朝的认可,后世被册封为班禅。
而古格王朝,则退居到雪山脚下,与世隔绝,仿佛独立于世外的天国,保留着古老而诡谲的苯教习俗,直至明朝后期神秘灭亡。
朱学正道:“这便是藏文明的大致走向,你怎么看?”
我道:“如此,这个文明确实有些奇怪,突然出现再突然灭亡,似乎都与那个魔国有关。教授,这魔国是何来历?”
“不太清楚。”朱学正摇摇头,这是他研究的重点,但始终不得其法。
“象雄大藏经称,是来自北方雪山的妖孽,食人心,饮人血的恶魔。我怀疑,这是个母系氏族,权力掌握在魔母手上,魔王的地位比魔母低劣,但这些族群,在经文里面,好像拥有不死之身,除非砍下脑袋,或者用密宗的伏魔咒才能杀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