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此举等同于断绝了我们的生路。”(1 / 2)

加入书签

“因此,下一步我们需要前往赵家要求公正,夺回属于我们自己的那份水资源。”

“谁愿与我并肩前行?”

语毕,褚纪高高举起双臂激励。

台下的子弟顿时被情绪激昂,

齐声道:“愿意,拿回属于我们的水!”

“愿意,拿回属于我们的水!”

“愿意,拿回属于我们的水!”

呼声如同山崩地裂般震撼。

褚纪双掌轻举,微微下压。

褚家子弟霎时鸦雀无声。

“这件事,不只是我褚家的事情,我还特别邀请了夏侯家共同参与。”

“随后,我们在村口集合,同夏侯家一起启程赴赵家庄 。”

“好了,大家回去做一些准备工作吧。”

说罢,现场的褚家 皆离宗祠而归,然而心中怒火丝毫未减。

所谓的“准备”

,自然不是指礼品的准备,而是武器的准备。

的确,便是准备武器。

在古代,争夺水源从来不是一个可以和颜悦色协商的问题,

而是一项必须依赖武力的事情。

这是强者才能拥有的资源,包括水源。

而怎样证明自己的强大?方法极其直接——以实力令对手臣服。

实际上,在东汉末年,水源之争的处理方式相对还比较文明。

进入 十年代后的种花之家(指中国),曾有过更为极端的例子——广东的两个村庄为争夺水源,使用马克沁机枪和迫击炮相互攻击的情景。

甚至有采用过三三制战斗技巧。

最后还是靠军方介入,事态才得以平息。

从这可以看出,从古至今,“种花家”

的武术道德始终根植于人心深处。

热爱种植,

但如果有人阻止你种植,那么也不会介意将阻拦者‘种植’回土壤中去。

这一事实同样反映了争夺水源的残酷性——即使是在后来工业化时代,这样的竞争也依然存在,

更别提古代这样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了。

所以,他们真正争夺的从来不是简单的水,

而是生存的权利。

不久之后。

杏花村口。

褚家与夏侯家的 各自手持武器出现在了村头。

两边的人群分列而立,泾渭分明。

多数手中所持并不是专业的武器,而是平日里的农家工具。

虽然汉朝对个人持有小规模兵器有所放宽(【敏感内容较多,无法继续输出】

褚家的年轻人见到褚纪时,全都站得笔直,闭口不言,已有了几分令行禁止的架势。

相比之下,夏侯兴现身时,

夏侯家的年轻人虽然行了注目礼,

但不久后便各自行事,

各自恢复如初。

若是仔细看去,

会发现两家年轻人的目光截然不同:

夏侯家的年轻人望着夏侯兴的目光多是敬仰,

而褚家的年轻人看待褚纪,除了敬畏还有深深的惧怕。

这也反映了二人的性格差异。

褚纪能够担任族长,全因其为褚家之中的最强之人;

而夏侯兴之所以成为家族之主,

则主要是因为他身为长子的身份所致,

当然,他也不是无能之辈,

一个数百人口的大家族,若是没有点手段,怎能维持长久?

族内青年对他的敬重,便是明证,

不过,与褚纪那种凌厉的气质相比,他显得柔和了许多。

随后,褚纪快一步来到两个队伍前,高声说道:

“请大家稍安勿躁,听我一言。”

他的声音落下,

无论是褚家的年轻人,还是夏侯家的人,全都肃静,目光齐刷刷望向褚纪。

接着,褚纪略作点头,开口说:

“相信大家已经听说了赵家庄切断滹沱河之水的消息。”

“此举等同于断绝了我们的生路。”

“因此,我们要夺回本该属于我们的水源。”

“所有人员,准备行动!”

随着他的最后一句话,

褚纪走在最前方,带领褚家众人先行出发。

而夏侯兴随即跟上,率领家族青壮,紧跟其后。

夏侯兴身边,夏侯兰靠近过来,轻蔑地说:

“父亲,这位褚家族长行事有些超越本分了啊。”

夏侯兴注视着褚纪离去的身影,思绪似乎有些游离。

“儿子,切勿低估褚家族长,这正是他在营造气势的表现。”

夏侯兰皱眉道,疑惑问道:

“造势?还造到我们头上来了?”

夏侯兴摇摇头回应道:

“你先想想,现今世上的局势如何?”

夏侯兰微微一怔,明白这是父亲的考验。

“汉室朝廷被奸臣蒙蔽,十常侍祸乱政局,官员卖身求官,结党营私;加上连年天灾,民众颠沛流离,汉室迟早将动荡不堪。”

“可是,这一切与褚家族长营造势头有何关联?”

“难道他想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