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忠勇(2 / 4)

加入书签

时手中只有一些刚刚收拢的溃兵,川省明军主将曾英又刚刚战死,军中一片惊惶,根本无法抵抗

王应熊等人只得再次弃城,向西逃往赤水卫

樊一蘅等人逃入赤水卫,西军终于是不再追赶,樊一蘅等人在赤水卫休养一月,却是听得清军即将大举南下的消息

此时川省之中各种流言风传,樊一蘅等人无法分辨消息真伪,最终决定继续向西撤往三省交界的毕节,保留退路

樊一蘅等人大军到了毕节卫时,终于遇上了前来镇守毕节的桂军,樊一蘅等人这才得知隆武帝已没,桂王即位监国的消息

桂省督府书房,朱朗坐在上方主座,下方则是一个身穿大红官袍的老者

朱朗看着下方两鬓微白的樊一蘅,开口说道

“听说王阁老已经逝世了?”

樊一蘅闻言,眼中亦是闪过一丝哀色,开口说道

“王阁老年事已高,为经略四川呕心沥血,身子本就已不大好”

“重庆失守后,王阁老眼见川省沦丧,心中郁结难解,忧愤成疾”

“我等到得赤水后王阁老便一病不起,只是半月,王阁老便含恨而去”

朱朗闻言也是神色沉默,王应熊在天启朝时便已封疆川省,崇祯朝时更是列身内阁

弘光朝启用王应熊时,王应熊已经七十余岁,早已致仕川中,颐养天年,但王应熊接到明廷诏令后,却是毅然决然再次复出

朱朗虽是不识得王应熊,但此时听得这等老臣,最终竟是生生累死军中,也是神色感慨

朱朗沉默片刻,便开口说道

“王阁老忠勤为国,死于王事,我大明又失一柱石,诚可哀也”

“着追赠王阁老太保,建极殿大学士,荫一子为锦衣千户”

“殿下圣明”

樊一蘅闻言,立即躬身行礼,口呼圣明,同时心中也是一松

樊一蘅在来前来贵阳的途中,其实心中一直有些不安,虽然他们已经竭力抵抗,但无论如何结果终究是他们大败逃离,川省尽失

此时听得监国殿下追封王应熊,樊一蘅的心中也是略微放松下来

朱朗看了一眼下方神色放松下来的樊一蘅,也是微微点了点头,

樊一蘅等人固然是大败,但朱朗却并没有处置樊一蘅等人的打算

崇祯朝以后,明廷在川省的重臣就只有三位,王应熊逝于军中,川省巡抚马乾下落不明

如今朱朗手中握着的,能够勾连川省各方的人手,就只有这送上门来的樊一蘅一人

朱朗身为大明监国,法统极正,自是无人敢质疑

但事情终归还是得下面的大臣去做,相较于随意派一人入川,显然是这樊一蘅更能取信川中众将

此时朱朗将重庆大败之事轻轻揭过,不仅是在安抚樊一蘅,同时也是在安抚川中的杨展李占春等明军余部

朱朗令樊一蘅起身,又令李国用给其赐了座,这才再次开口

“川省督标营如今还剩多少人”

“还剩两千余人,王阁老逝后,此军便由督标参将王祥统领,此人先前乃是王阁老家中旧仆,因有勇力便投效军中”

朱朗点了点头,开口说道

“等下你令王祥去郑文雄军中,这两千人直接整编入桂军之中,不必另行单列”樊一蘅闻言,脸上却是神色犹豫,开口说道

“这王祥颇为桀骜,王阁老在时还能勉强约束,王阁老逝后此人行事却是兼有跋扈之态,在下此时对其亦无太大约束之力”

“若殿下欲收王祥兵卒,恐怕还要再多做些准备才稳妥”

王应熊执掌川省之时,王祥极受信任,在掌握住兵权以后,王祥的性子便开始跋扈起来

樊一蘅当日听得清军南下的消息后,其实一开始并未准备放弃赤水东逃,但王祥却是执意要走,而且走时更是在赤水城中大掠,影响极坏

樊一蘅虽是有心阻止,但王祥却是以军中无粮将要哗变威胁,樊一蘅最终也只能听之任之,被其裹挟而走

朱朗闻言,脸上却也不见什么愤怒之色,只是轻笑一声

“无妨,你将此事告诉他便是,左右不过两千人,又能桀骜到哪里去”

樊一蘅看着上方神色随意的监国殿下,心中却是一凛,对这位第一次见面的监国殿下的行事风格,也是多了几分了解

朱朗之所以提了一下这王祥,乃是贵省三司禀报,这川省督标营在护送樊一蘅入贵阳时,对贵省各地多有滋扰,是以朱朗才多问了这一句

此时朱朗问过一句,也是不再去管这王祥,开始说起正事

“播州前线传回的军报看过了吧”

樊一蘅闻言,也是神色一振,开口说道

“朝中禁军当真是天下精锐,此次禁军一战击溃数百真鞑,自身却是完好无损,实在是当世大捷”

“仰仗红夷大炮之力罢了,况且杀得几百鞑子也算不得什么大捷”

“朝中如今有红夷炮守城,守住播州应无问题,关键还是川省那两万真鞑,如今川省之中情况到底如何”

樊一蘅见得监国殿下看来,却是没有立刻回话

樊一蘅思索片刻,将川省之中的情况整理一番,这才开口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