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忠勇(3 / 4)
报,而随着樊一蘅的禀报,朱朗也弄清楚了此时川省明军的情况
王应熊等人这几年经略川省并非无功,在樊一蘅等人的经营之下,哪怕川省已经乱战数年,但如今川省之中依旧有着大量的明军余部
截止今年三月,也就是曾英被孙可望等人击败以前,明军在川省之中的实力依旧极为雄厚
川东嘉定有杨展曹勋等部,川西忠州及夔州府巫山县等地,有谭文谭弘谭诣三兄弟
川北松潘府龙安等地,有总兵朱化龙及川北分巡道詹天颜等人,而川南之地的叙州泸州等地,明军的各路部曲就更多了
朱朗听得川省之中竟还有如此多的明军旧部,也是不由松了一口气
朱朗手中真正能与清军正面对敌的只有一万五千禁军,比入川的真鞑还要少,这还没算清军裹挟收降的一众西军明军等绿营汉兵
正面对敌不可取,但这并不意味着朱朗便打算放弃川省
朱朗计划以自身这个监国的名号,联络川省内的各处明军,将川省内的明军统一起来,然后令其合作出击,攻夺川省各府,截断川省清军的粮道
在后方大乱,粮道不定的情况下,清军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分兵平叛,要么就撤军退回
若是清军分兵,那播州禁军便随时可择机与清军相战
若是清军选择退回,那明军就步步向前,利用铁模法能够快速铸造火炮的优势,将沿途的关隘大城皆铺满红夷大炮,直到将红夷火炮架到清军阵前为止
要实现这个计划有三个条件,第一个是明军必须有一支能够与清军主力对阵的精锐,否则就是川省的明军搅乱了后方,那清廷也可分出精锐一一清剿扫灭
第二便是明军必须要有快速铸成火炮的能力,否则就是清军因为粮道不稳,暂时让出了城池,明军也无力守住
而第三个便是川省的明军就是必须有足够的实力搅乱川省,至少也要能够将清军分驻各地的绿营兵击败,只有这样才能逼迫清军,将真鞑精锐派出平叛
前两个条件朱朗已经达到,但这三个条件却要靠川省的明军旧部
樊一蘅听得朱朗所说计划,思索片刻,便沉声开口
“自重庆与西贼大战失利后,川省主力溃散,如今川中各路军将虽多,但却是多而不强,殿下若欲以川省旧将搅乱清廷后方,臣举荐嘉定总兵杨展”
“杨展此人手中足有七八千人,且皆极精锐,昔年在川省之中,乃是除平寇伯曾英外兵力最多的一将”
“重庆之战时,杨展屯驻嘉定并未参与此战,兵卒应该也未有损伤,估计杨展此时仍有近万兵力”
“这杨展乃是朝廷正经的武举出身,治军严整,临战之时身先士卒,颇得兵卒之心,更为难得的是此人为人忠勇,应该可担大任”
朱朗闻言,也是目露思索,他当然知道杨展,但他之所以记得杨展却不是因为他是什么武举出身,也不是因为什么治军严整,而是因为他抢了张献忠的银子
石龙対石虎,金银万万五,张献忠的沉银之地在被打捞了数百年后,在后世依旧挖掘出了巨量的金银,杨展作为击溃张献忠之人,此时抢到的银两必然更多
有银就有粮,有粮就有兵,杨展在未击溃张献忠以前便已有近万兵卒,此时手中的兵卒只会更多
而且听樊一蘅所说,此人还颇善治军,一万多经过整训的兵卒,已经足以搅乱此时的川省了
朱朗想到此处,也是开口说道
“那杨展是何等样的忠勇”
樊一蘅闻言,脸上却是神色疑惑,朱朗见得樊一蘅神情,又是开口说道
“孤的意思是,朝廷若想用此人,是要给他兵额粮饷能得其忠勇,还是给他封官拜爵能得其忠勇,又或者是要给他划分府县作为饷地,才能得其忠勇”
在见识过明廷这么多武臣以后,朱朗对此时大明各省的武将们早已经不报什么希望了
如焦琏一般的忠心武臣终归只是少数特例,哪怕是李明忠,最开始都是朱朗借着丁魁楚的威逼,以官爵名利相诱,这才招致麾下
朝廷中枢权威丧失,各地武将拥兵自重,掠地取饷,既然粮饷兵员都已自有,那还为何还要听你朝廷的指令
此时想要这些地方武臣听令,第一要有足够威慑的他们的武力,第二则是要封官许愿,许以重利
此时的武将们已经有能力,坐上谈判桌与朝廷要价了
其实若是这些武将得了粮饷官爵以后真能听令,倒也还算好事
但现在的更多的情况是,哪怕朝廷给了粮饷官爵,武将却依旧不听号令
一众武将只会认为朝廷如今只能倚靠他们,然后变得愈发得寸进尺,湖广各将如今便是这种情况
樊一蘅闻言也是神色惊愕,未曾想监国殿下竟是如此直白,樊一蘅下意识开口说道
“杨展乃是正经的武进士,非是那等粗蛮武夫,在川省之时,此人行事也向来忠勇,应该不会如此狂悖……”
樊一蘅说到一半,忽然也是沉默下来,他在川省日久,如何不知这些武将的情形,川省之中跋扈武臣,相比其他地方一点也不少
泸州参将马应试进驻泸州以后,便即刻以充饷为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