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做到!(2 / 4)
而且现场这个情况,明显还没有机会修改,要一次成功不出错。这有多不容易?
阿西娜也不在意周围人的围观,和对她出题的低声议论,只一双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林巧枝,等待看她的技术。
有时候年轻人的技术习惯、是否注意小细节,确实能体现她的学习环境,也能看出她本身的特质。
她也要对老板和自己的岗位负责。
林巧枝沉浸下来,并不知道周围有多少人紧紧看着她手里的工具,并为此一颗心脏高高悬吊起来。
她脑子里先过了一遍流程。
又仔细想了想王柏强提醒的注意事项。
因为这里没有机床,所以王柏强这块铁料选的是容易处理的低硬度金属。对林巧枝来说,最初接触高精度工件的时候,是非常紧张的,要做很多的准备,因为理论和实际永远是两回事,把流程和理论学得再好,上手之后,却会遇到各种意料之外的困难。
而现在,面对眼前正十二面体的林巧枝,对这种不带弧度的平直切削,她完全称得上是游刃有余了。
长期大量基本功的练习,让她在把握力度的时候,轻松自如。长期对自己的高要求,让她对空间角度的感知、角度的把控都胸有成竹。是真的游刃有余,不需要考虑复杂工件的各种细节,纯粹的切削出正三角形,在如今的林巧枝看来,简直和搅拌热干面一样轻松。她手工定点。
她有条不紊地划线。
左拌一下。
一刀沿着划线切下去。
预留了一点点精修余量的正三角形,显现出来。右拌一下。
锉刀一下下修整平面。
铁料好像热干面一样听话均匀裹满芝麻酱,丝滑地逼近目标精度,正三角形边角逐渐清晰。
搅搅拌拌……
锉刀和铁料在她手里,真好像筷子和热干面一样听话好使,轻松、流畅、自如。
林巧枝沉浸在钢铁世界时,那种从容自若的信心和气势,让人觉得看她工作是一种享受。
王柏强微微松了口气。
他表情没太大变化,但却逃不过人精一样的外交部干事。“现在是什么情况?"胡主管走到他身边,低声问,“没什么问题吧?”“挺好的。”
“你刚刚在担心什么?"胡开记一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势必要将所有的隐患排除。
王柏强:“没什么大问题,之前只是担心她没做过。”这话不仅没让胡开记放心,反而让他眼瞳一紧:“她没有做过?”对方不是说这是基本功吗?
王柏强解释:“这是升三年级的暑期功课,她提前毕业,跳过了这个时期。"又安抚,“不过她是有这个实力处理这个的,放心。”怎么能放心?
“王工,有什么情况,一定及时和我们沟通。"胡开记感觉自己一颗心被捆紧了细细的绳,一跳一紧,一跳一箍,让他有点喘不过气来,抽抽地疼。他的职业习惯,让他脑子里下意识做了很多预案,如果出现问题,要怎么补救,如果成功,又该怎么谈。
他越想,越神经紧绷,一颗心越是紧紧被林巧枝手里的锉刀牵动。莎柏琳娜耐心的看了一会儿。
才问自己身边的技术员:“阿西娜,看起来不错?”阿西娜也点头:“确实不错,您看得很准。别看她做起来好似简单,但如何保持各个面的对称性,是极其依靠经验的,她有非常优秀的空间想象力。”“而且切割线在三个不同的五边形面上,想要保证统一的切削深度,对加工技术要求也很高。”
“误差但凡多一点,长度、角度差哪怕0.1毫米,都会导致正三角形肉眼可见的变形。”
肉眼确实没有仪器的精度,但肉眼是非常神奇的器官。对正三角形这种规则的形状,稍微一点点变形,影响了对称性,肉眼就能感觉到那种细微的不舒服。
然而这难不倒林巧枝。
因为她的技术,早已远远超过了这个水准。林巧枝最后拿砂纸简单打磨了一下平面,又拿抹布擦了一下加工的铁屑和铁皮,把工具一一收好。
把这个工件摆在桌子正中央。
正十二面体上,俨然出现一个小巧精致,浑然规整的正三角形。一眼看过去,就非常舒服。
阿西娜测量了一下,通过翻译赞赏:“你的技术非常优秀。”林巧枝一笑:“不只是我,我们国家还有非常多世界一流的优秀技术工人。”
他们的工业底子差,可他们的工人却绝不逊色于任何一个国家。莎柏琳娜没有食言。
她当场就签下了一笔订单,购买了三种型号,共计十台拖拉机。在离开前,她笑着与林巧枝握手,亲切地上前碰了碰她脑侧头发,用不太娴熟的中文,温柔祝福:
“小妹妹,祝你有更广阔的前程。”
大大大
整个工业展区都听说了!
红旗厂那个林巧枝,因为一句“要做全世界最好的拖拉机"给红旗厂拉到一笔宝贵的外汇采购单!
谁不羡慕?
整个工业展区没有一家不羡慕!
“这种好事,怎么就让红旗厂碰上了?唱戏都没有这么唱的。”“咱们多少单位都还挂着零,他们红旗厂一个厂拿下了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