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徭役(1 / 2)
曙色未显,陈家庭院一片静谧。
父子在堂中对座。
陈直善一件麻布锦袍空荡荡皱巴巴的挂在身上,坐在案前端起仆从奉来的冰茶喝一口:
“远青啊,阿父一介散官,不能恩荫于你,想避征徭役,便靠你自己为官了。”
作为后人,陈远青知道,各朝都有弊政,秦亦不幸免。
秦始皇生前还好,
扫灭六国、修长城、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建驰道、兴修灵渠、开运河,都是功在千秋的政绩。
他前世曾去过灵渠,两千年后,湘江的水仍在流淌。
秦律法严明,却井井有条。
百姓日子苦,但也还算有秩序。
到了秦二世时,
受赵高蛊惑暴改律法,重新规定“失期,法皆斩”,大肆剪除功臣,赋二十倍于古,徭三十倍于古,天下始大乱!
这对父子,
一人枭雄,一人蠢货,
一人雄才大略,一人昏聩庸碌,
一人把群臣操控于鼓掌之中,一人被佞臣操控于鼓掌之中,
一人传千古,一人遗万年。
据陈远青所知,伐无道,诛暴秦,天下苦秦,多是说一言而丧邦的秦二世,胡亥。
不过,秦始皇死后,天下动乱民不聊生,重臣远在边塞,天下有不刃兵而篡秦的机会。
渐渐收回神,想听陈直善说什么。
“徭律颁行,而今,吾儿也要服更卒之役了,为父爵位虽是五大夫,免戍卒之役,却不恩及子孙,如今你已入傅册,不知何时会抽中,若你修筑城池出了差池,阿父无颜见你阿母。”
陈远青到服徭役的年纪了。
通常,秦朝百姓进入服役期,会先服更卒之役,再服正卒之役,再服戍卒之役,服完就能六十退休了。
博士,享六百石中爵大夫待遇,却不能传给儿子,不替他打算,谁替他打算。
陈直善继续道:“堪字署初选善文具之人,吾儿字秀遒劲,如选上,至少不必服更卒之役。”
有熟人在堪字署,此为内部初选。
博士之下的官职是诸生,享受待遇,可以不服更卒之役,不服更卒之役,他便心满意足了。
“如你准备妥当,阿父今日引你入宫。”
他另一层意图,趁征召诸生时,崭露头角,待征召博士时,可积攒名声。
这是一个老父亲的盘算。
陈远青想了想,站起身来。
“我随阿父入宫。”
天色初亮,空气愈发凉爽,让人不禁连肌肤也多了寒冷的感觉。
咸阳宫就如同电视剧里看到的一样,阙郁嵯峨,楼台艳绮,陈远青跟着陈直善来到一座不知名的宫殿前。
宫殿里呈现出一片蓬勃奋发气象,人人孜孜伏案。
想必就是堪字署。
那诸生吩咐在图板上写一字,看样子是过了某种初次筛选的考核,旋即令他跟着。
自秦强盛以来,百姓以为秦国皇帝崇尚法家。
实际似是而非。
秦国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之世罢了!
不过,总有些混进宫里,享受爵位和俸薪的士人,就好像战国为齐宣王吹竽的南郭先生?
此时咸阳殿中,
挺拔颀长的身影坐在案前,嬴政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从简册上移开,透出明亮智慧的光芒。
“赵高,堪字署所举士人,可入宫了?”
博士宫遴选出六位儒家博士,立了个虚名衙门,叫文字春秋署。
没有官职,专门编修文字。
目前人手不够用了。
“禀君上,到宫里了。”赵高弓着身,上前一步。
才者,璞也,人才是治理国家的基柱,秦国自战国崛起时,就明白这个道理,嬴政抬起眸,沉寂的目光望向咸阳殿门方向。
只听殿门打开。
儒生们摩拳擦掌,鱼贯而入。陈远青随着人群进入大殿,站立在巨大的青铜亭柱旁,确保不第一个被抽中。
“陛下,万年,万年,万万年!”
这是大秦朝仪礼制。
嬴政示意诸子免礼,眸光巡视,声音回荡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