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徭役(2 / 2)
“先生以为,胡服骑射,如何?”
先生是尊称,足见陛下对诸生礼遇,也足见陛下言简意赅。
胡服骑射,
是当年赵武灵王为了击溃胡人,实施的变法。
赵武灵王即位,赵国正处于国势衰弱期,常受边境小国来骚扰,赵武灵王将胡人骑兵的灵活机动性学来,使赵国成为除当时秦以外,国力最强大的国家。
可,秦国与赵国是死敌。
夸赵国,始皇陛下会高兴吗?长平之战,秦军伤亡过半,许也有十余万人,诸生眼神懵住了。
一个儒子站出来作揖。
“我观察前代创立功业的王主,生长于民间,与邻为质,都洞察民情。”
这个儒生叫左绍。
“待到继位守业的王主,生而富贵,不知民间疾苦,往往招致灭亡。二者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我虽生长于民间,见识也有所不及之处,但每吃一饭,便念及耕种庄稼的艰难,恐怕赵武灵王也是如此吧。”
这是夸赞了赵武灵王的美德。
嬴政默然听着,听完之后缓缓点头,表示对儒生的赞许。
见得到肯定,这时,又有一个儒生站出来。
“君上,胡服骑射,令远方外族仰慕赵国。”
“施行胡服之后,赵国建立一支骑兵,从中山打到榆中,辟地千里,让胡人都向赵国朝贡。”
“赵国推行胡服骑射后,赢得了赫赫武功,战国七雄中,没有人比秦国士卒更清楚它的锋芒。”
“乃善政也!”
抛开秦赵的恩怨,实话实说。
嬴政心里微微点头,确实如此,并非因赵国是顽敌就否定它的功绩。
余光扫过,巨大青铜亭柱旁立着一个儒生,别人撧耳挠腮,他岿然不动,仿佛与铜柱合为一体。
长相清俊,好看的人总是会让人多留心一下,嬴政缓缓开口道:
“小先生可有论?”
没点名,顺着目光看去都知晓是谁。
秦朝有妖言一罪,哪怕皇帝让你说也不能乱说,胡服骑射自然学过,这是七国变法中第二成功的。
陈远青思旋一番,打算用最稳妥的做法,不夸赵国:
“陛下所言胡服骑射,是告诉我等,往后入朝为官,不拘泥于旧制,对国家有利,可以运用到实策中来。”
士人们思虑一下,旋即反应过来。
当初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一片攘夷的声浪,却力排众议,冲破诸多阻挠。
倒也是一个答案。
以赵说秦,巧妙地没有夸赞赵国。
嬴政此番主要是想看看,这批诸生,能否解透君意。
“倒也不错。”
这一句话,便是表示对陈远青的肯定。
若问陈远青算不算官?
谒者并未赐给官衣和名册,应该不算,只是有入宫编修文字的资格。
这一批士人,取用二十人,可以到博士宫的堪子署帮忙,连同陈远青在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