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博士宫争锋(1 / 2)

加入书签

为啥孔子周游列国。

唯独避开了秦。

秦是西戎之地的国家,推行礼,是很难的。

然而,孔鲋知道,天下已经统一,自己这些人必须依靠庙堂,才能发展学说。

“礼式!”

“与秦制有什么不同呢?”

“秦制,德威至上,而我的治式,德化至上。”

“怎么用它来治国?”

“天子君王每年按礼进行祭祀,拜宗庙、风、雷、雨、名山大川,祈求庇佑,以此来获得民心,这便是礼式治理天下的方法之一。”

孔鲋跽坐着,至始至终都没有动一下,始终看着陈远青。

现在轮到他了。

“你为何不呈递?”

“如果连我也无法通过,陛下又如何会采纳呢?”

“才能高于他们的人才能做出决断,才能不如他们的人,是不能作出判断的。”

孔鲋拿过矮案上的竹简,来博士宫自然有自己的心思,当即让陈远青写下一条礼制,他也写下一条礼制。

焚书令,始皇帝下令焚烧书经,违抗是忤逆杀头的重罪,但孔鲋还是违抗了,把经书砌进墙里,率领孔家子弟举族搬迁,可见他性情之刚硬。

这样的人势必是会坚持自己想法的。

陈远青想了想,挥动笔墨写下一条。

孔鲋将竹简卷起来,递给旁边的谒者。

“呈递给陛下吧!“

离开了博士宫之前,经过四位先生时,质问道:

“四位先生怎么也跟着一起胡闹呢?!”

东园公唐秉很气愤,想越众而出,知道陈远青是有才学的,对孔鲋来博士宫感到愤懑。

却听到淳于越拉着他衣袖劝说道:“四位先生潜心做学问,怎么为这样的事情烦扰呢?”

只对着说淳于越说了一句:

“多谢淳于兄提醒!”

回到陈家的住宅,一道魁梧的身影站在院门前,左右在张望,似乎在等人,是张苍。

“孔鲋那个小人!”

大人是德行高尚的美称,

和它相反的是小人,

这是骂的很重的话了。

张苍眨眨眼睛:“先生啊,秦制遵循崭新的学说,而咱们的礼式事必师古,从周政那里脱胎而来,是不会被陛下采纳的。”

见陈远青没说话,张苍疑惑问道:

“还是说……陛下会采纳?”

与此同时,

在咸阳城另一处府邸,这里是始皇帝安排给孔鲋的住宅,叔孙通和孔鲋在席子上相对跽坐。

“老师认为秦制怎么样呢?”

“秦政,诞生于春秋时,自是以来,诸子百家就对它议论纷纷,必然要拿秦政与周制比较。”

“秦政多与周政不同,又汲取六国的长处。”

“老师为何提起秦政呢?”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这是谁的学说,陛下并不在乎,陛下在乎的不过是否实用而已!”

“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庙堂还有用到我们的地方,陛下封我为文通君,不是这样的缘故吗?”

“弟子不明白?”

“嗯,想理解是很难的!”

“老师能告诉我吗?”

“礼序。”

“礼序?”

“通啊,为大秦建立一套礼仪制度,就是我们要做的事,然这是很难的!”

此时的章台宫。

偌大的宫殿,摆放的青铜器具不多,两旁高大塞满满经卷的书架,中央一张青铜方正矮案。

宫殿里很安静。

跽坐在下面的是蒙毅,案上摆满竹简,批阅过的和未批阅的各自堆砌在一旁。

“臣有一件事,想要禀奏!”

“文通君和陈远青有诤,并呈递了两道简牍。”

始皇帝看着蒙毅,缓缓抬起头,宽大的手从袖口中伸出,缓缓将竹简打开,看完之后只说了一句:“嗯,可以推行。”

“唯。”

蒙毅小心翼翼将两份竹简卷起来。

博士宫外,一个诸生脱了鞋,每个步伐都很轻,蹑手蹑脚来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