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数学(1 / 2)
咸阳殿内部的格局很大、很空旷,以至于,没有人说话的时候,整座宫殿内部一瞬间就恢复肃穆森冷。
“无奏。”
“就退下吧。”
公卿大臣依序退出大殿。
下了殿外高耸的阶梯。
距离咸阳殿很远的距离,尉缭对着陈远青说道:“你且先站住。”
“尉公有什么想对我说的?”
这小子的确有思虑,从春秋,到大世之争,听说过也见过很多这样的年轻人才,但大秦统一后这样的人很少了,或许被杀,或许殉国,谁知道呢?总之很少很少了。
尉缭看着陈远青:“你扶老夫一把。”
尊老也算是先秦的传统美德,
陈远青说道:“尉公想对我说什么呢?”
“如果没有这条土地制度,秦,如何?”
“饥寒的人增多,因饥寒憎恶大秦的人变多,供养上郡、北地军队的刍稾减少,老人和壮年男子减少,说客和荒地变多。”
“连我也不敢这样说啊!”
“这不是可以预见的事吗?”
淳于越就经常揶揄国策,庶民乱说是要治理罪责的,议论国策兴衰,只要不反对秦,就无虞。
“跟老夫去一趟内史府!”
内史府,是掌管京畿一切事务的衙署。
若硬要比较的话。
嗯,就类似于地方郡守,地位等于同上卿。
…………
内史府内。
此刻坐在堂中,手握一卷竹简,内容是咸阳城下辖宁秦县的事务,听到动静,微微抬头,内史腾看了眼来人:
“你怎么到我这里来了?”
腾很具有责任感,韩国曾经把南阳献给秦,那里都是韩人,腾将那里当作自己国家、百姓当作自己国家的百姓来治理,写了吏道文书,规范辖地官吏的行为,使百姓安居乐业。
尉缭不客气,直接脱了鞋,走到腾的对面就跽坐下来,说道:
“朝中下了一条政令。”
他和内史腾的关系类似于将帅和军师,内史腾奉命攻打韩国,大败韩军,擒获韩王韩安,这条方略就是尉缭谋划的。
“谒者还没有到我这里来。”
陈远青坐在一边,看着两人攀谈,这种场合,也不需要自己多说什么。
“前些日,我到上郡,巡视官道,回来向陛下禀告,清点天下田亩……”尉缭叙说着遭遇。
内史腾摇头:“这是很难办到的。”
尉缭看着他,以为内史腾和旃一样,不赞成这样的事,内史腾站起来,命人准备了一辆驷马铜车。
不多时,来到咸阳城的郊外。
指着眼前一片荒地。
“这就是可以用来作为公田的荒地。”
九数中,第一个数,方田,就是用来计算田亩面积的。
所以,大秦的田亩,你出了咸阳城看到郊外都是方方正正,很规整。
陈远清知道内史腾的意思。
这样看,并不能看出来什么,然而从空中俯视下来,这是一个类似于三角形的田亩,位于两座山岭之间。
腾又带着尉缭和陈远青来到另一处,看不出来是什么形状。
被方田分割成亩后,剩余很多不规则的小空地。
大秦的算术学很落后。
粮食,用斗桶量,刮平,就算是一斗;两百四十步,就算作是一亩;一石斛,就等于一石;这些都是打造固定规格的容器,避免计算。
秦没有完整地统计过租、税、赋。
秦统计的强国十三数中,国家的粮仓、金库、壮年男子、成年妇人、老人、小孩、官吏、士子、说客、农夫等等,并不包括租赋税。
治理一个国家,怎么能连租、赋,都不知道。
这些都是因为,大秦的算数停留在先秦时期,就像度量衡一样,很混乱。
到汉朝时,才统计过天下租赋。
尉缭说道:“嗯!这是很难计算的。”
他也终于明白内史腾的意思。
陈远青道:“我向尉公推荐张苍。”
“这岂是张苍能办到的事?”
自从上次见到张苍后,尉缭对张苍就不愿意亲近,甚至不想提及这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