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转职(1 / 2)
轻微脚步声。
公卿大臣站在大殿中央。
始皇帝在看案比,似乎感受到眼前御案上光影的变化,手缓缓阖上竹简放置一边,然后抬起头。
“缭啊!命你清点天下田亩如何了!”
如先前,秦很落后。
方田的方形,并不是真正的方形,而是长条。
每亩,宽一步,长240步,看起来像一个长条。
你真要说,天下都是这样的田。
所有田亩,被这些长条,不断划分。
尉缭站起身:“臣和内史腾去一趟咸阳城外。”
“发现如今咸阳有许多难以丈量的土地。”
“臣记得,先秦时,清点田亩,命黔首自实田,报送至官府,官府再把数据写奏疏。”
未有过农事经历的谏议大夫旃问道:“现在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尉缭迟疑,然后说道:“可否请谒者拿一些黄沙来?”
谒者微微抬头看向始皇帝,后者点点头,两个谒者用篾篓抬来黄沙,尉缭将黄沙倒在地上。
“臣想过,将荒芜的地,用畛隔离开来。”
说着在黄沙上画。
尉缭说的办法,是把荒地分割成无数细小长条,再统计。
三十六郡分出来后,郡县中设令史、仓吏、乡亭、有秩、蔷夫、游徼等吏职,这些都需要人充任。
人才不够时,就把宗族中有威望的人,拉出来充任里长这样的官职,甚至亭长还被作为一种徭役。
所以,地方拥有计算能力的吏职,少之又少。
内史腾问道:“如何清算呢?”
“自实。”
“自实?”
“如此一来工程量大,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统计完,不知道要耗费多少人,避免税赋无法计算,这样的田亩是不适合作为公田的。”
谏议大夫优旃说道:“好,这样让有田地的人,去帮忙挖畛渠,丈量土地,等他们的田地撂荒了,又可以重新丈量,官府一定会得到准确的数目,损失一些粮食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是赤裸裸的讽刺。
群臣和尉公说话,会下意识留几分回旋余地,旃可不管这些,只要他认为损坏国力和危害百姓,他是连始皇帝都讽。
尉缭没有理会旃的话。
墨家没有制作新的度量工具,九数的计算方法还很原始,他和诸公碍于种种的限制,能想到的方法很有限。
陈远青微微站起身,朝上位作揖,又朝周围的诸公作揖,说道:“博士宫近来在抄九数,臣发现,其中修改一数,或许可以用在清点天下田亩上,请君上和诸公听听能否可行?”
旃转过头疑惑:“博士宫,修改九数?”
“诸生已在抄录。”陈远青回答说道。
修改九数,如果下发下去,会连累郡县,内史腾好奇问道:“我怎么没有听说呢,是墨家博士修撰的?”
博士宫,论礼制,定朝仪。有时也会诞生新的学说,什么事都参与评论,不过自从陈远青担任博士宫仆射后,似乎就很少发言了,近日才听到一些动静。
“是御史苍。”
“修改了何数?”
“是补撰。”
“你说可以用来清点田亩?”
诸公都来自不同学派,但都习过九数,对九数有着刻板的印象,印象中,不具备清算这么大范围田亩的数。
走到始皇帝面前那堆黄沙前。
“是。”
陈远青回答之后。
蹲下来。
庙堂上用这样方式来议政还真是不多啊。
擦掉尉缭画的长条,重新规整,画出三角和梯形。
“如果命掾吏,丈量从里和广里,不必再将图形分割,这样可否就可以得出亩数呢?”
能看清前瞻的旃,迟疑问道:“这是什么形?”
“三角形。”
“准确吗?这是怎么推演积里的?”
“诸公,不是我推辞,请让张苍自己来说吧。”
陈远青退出大殿,回到博士宫,发现张苍正伏案抄录经籍,仿佛心里没有丝毫期盼功劳的意望。
“我向君上禀告九数,现在你去和君上说吧。”
张苍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