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李斯太狭隘了!(1 / 2)
李斯走进大殿中,
朝着始皇帝轻轻躬身,站入队列中。
始皇帝缓缓放下笔,抬起头,目光看着王绾和史禄等公卿:
“百越屯兵,十万萌渚岭,十万云开大山,其余散驻于百越诸郡!”
萌渚岭是南越五岭之一,
若是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它很短,是座矮山,实则它很长。
和云开大山把百越隔成东越和西瓯,至于位置,大抵是郁林兴安一带。
君上这是在评估动用多少兵力伐越,
尉缭说道:
“自百越传回特书,王贲率三十万大军,二十万驻守,十余万散于郡县。
“臣认为,兵力可以在南海郡和闵中郡调用,不必再增兵。”
王绾微微颔首:“越地广袤,大军虽占据东越和南越郡县,虽然村落乡野,却仍在越人手中。”
“然而王贲下令,命令士卒分兵驻守已攻占的领地,建立城邑,修城墙外郭,据险防守,一人可以挡十人,十人可以抵百人,
粮食柴草充足,弓弩精良,是可以征调的。”
尉缭微微点头。
大军能在南越势如破竹,正是得益于王贲命令士卒分兵驻守已攻占的城邑,保证粮道,使军队进可攻退可守。
西瓯究竟潜藏有多少越人,这是不清楚的。
接下来就是粮草的事了。
王绾说道:“粮食,可以在南郡、长沙郡和九江郡的粮仓运输。”
秦有战略性粮仓,
咸阳仓主要供陇西和上郡,敖仓是最大中转仓,向西运送关中,向北运送边塞,成都仓供给西南。
此外,郡县有仓储,大小规模不同,遍布大秦。
王绾看向尉缭:“尉公,这一战,要多少军粮?”
看着眼前三丈地板,计算百越一日消耗,尉缭说道:
“速战速决则胜,拖延则败。”
“敌情无法得知,我听说西瓯更换首领,桀骏这个人战法灵活,擅长使用拖延的战术。”
“锐不可挡,这是大秦锐士的长处;越人没有像样的铠甲铁具,怎么会用自己的短处迎击大军的长处呢?”
王绾缓缓点头。
若两军陷入对峙,久攻不下;若以战养战,继续进行战争。
尉公这是提前判断百越的局势。
就在众人倾耳注目的时候,尉缭粗略计算:“臣认为,需四十万石军粮。”
始皇帝缓缓开口:
“何以调运?”
这是很难的。
南阳、九江、长沙各郡没有集中仓储,需从县乡调运集中,再运往百越,且南郡粮仓十万石,九江郡六万石,长沙郡八万石。
加起来不足四十万石。
还需从其他郡县仓库调运。
尉缭说道:“臣认为,借由粮道,徐徐运送,将三郡粮食聚集在长沙郡郡治湘县,再从湘县入湘水,借舟船南下。”
“进入湘水,河道宽广,军粮运输就可以预见了。“
史禄说道:“粮草运输,且由臣去吧!”
舟船运输,减少粮食损耗,也可以籍此减少押运的车马。
史禄还有另一个身份,南越的监御史。
将士归心似箭,越人与秦军对峙,僵持越久,越不利于征讨百越,南方水系发达,粮草运输,若误入错误的航道,会耽误讨伐的时机。
而史禄对南方的水系,就像自己手掌上的手指一样熟悉。
李斯想了想,良久之后才说道:
“这次出征,臣推举辛胜。”
秦猛烈攻击韩国,韩国派使臣韩非来向秦国求和,
韩非被治罪下狱之后,李斯派人告诉韩非,秦王已经对他完全失去信任,与其在狱中受折磨,受凌辱,不如一死了之,并且给韩非送去了用于自尽的毒药。
李斯就是太狭隘了。
陈远青微微抬起头。
始皇帝说道:“辛胜有什么致胜的方略!”
李斯缓缓转身,望向大殿外,辛胜跟随施施而行的谒者走进来,朝着始皇帝微微抱拳:
“末将认为,将军开战方略无可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