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南方直道筑成(2 / 2)

加入书签

递任务,近距离用步传,由负责邮递的官吏一站一站接力传达下去。

现在地方郡县的官员来咸阳就麻烦了。

尉缭是擅长兵法布局的事,但是治政未必能比得上李斯和王绾这些公卿大臣,所以没有立即采纳。

始皇帝眼底透出一丝深思。

“今日到此!”

“无奏就退下吧”

诸公从咸阳宫退出去,回到各自的官署中。

到了下值。

来到尉缭的宅院,敲了敲门,开门的是府上的仆从。

“博士宫陈远青。”

鉴于和尉缭的关系,他不喜欢儒家的缛节,就像他来家里没有递拜贴之类一样,所以没有写谒。

仆从跑去通报。

陈远青进入尉缭的宅院,这次经过廊道时看见一个年轻的士人,那士人朝着陈远青微微躬身:

“我叫造,博士请,老师已经在等着了。”

还是第一次见到,除了王敖以外的弟子。

陈远青点点头。

“拜见尉公!”

尉缭指了指矮案对面的位置,“坐吧。”

陈远青坐下来。

尉缭亲自端起茶壶,倒了一杯倒陈远青的碗里。

陈远青说道:“我听说,朝廷的驿馆是不允许商人停住的。”

“一直是这样。”尉缭点头。

“我认为,可以在驿站开设市场,令商人在其中进行交易,再经过驿馆把商货传递到郡县。”

“大秦运送的商货很少。”尉缭抬头。

“尉公想过以后的事吗?”

“秦地粟麦和牛马发达,齐地渔业和丝织发达,赵地的毛皮很多,宋地有稻米,百越有玳瑁和象牙,现在天下统一,这些都要运输来咸阳。”

陈远青的建议引起了尉缭的兴趣。他放下手中的茶壶,目光中透出一丝思索,缓缓说道:“你的意思是,利用驿馆的便利,不仅提供官吏住宿,还可以为增加朝廷的赋收?”

秦的驿馆,正是只给官吏提供住宿而已。

陈远青点头道:“驿馆本就是天下的交通要道之地,如果开设市肆,商贾可以在驿馆中进行货物交易,郡县的府库也能从中抽取税赋。”

尝逋亡人,赘婿,贾人,商贾地位最低,劳役最先征发。

尉缭微微抬脚,调整了一下身姿,想了想说道:“这是很难做到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