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4 / 5)

加入书签

水,香味一时半会儿还散发不出来,她的动作难免就有些急躁,鼻尖闻着林杏月飘来的若有若无的味道,动作也加快了几分。

她在心里暗暗地告诉自己不要着急,等会儿她的清蒸羊肉做出来,香味自然会比那个饼和米粥的味道要浓郁。

只是这样想着,目光还忍不住往林杏月那边看上几眼。这一看,她险些没把羊肉给打翻,林杏月不知道从哪里拿出来一罐酱红色的东西,往那饼皮上开始抹。

这罐酱料是林杏月早就做出来的,从选豆到制曲,再让每颗大豆上都裹上面粉,加盐发酵,最后装到陶瓮密封好,每一步她都做得很仔细。原本是想做了吃食,让张婶娘出去卖的,这时候正好可以拿过来用。这酱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晒制和发酵,颜色已经变成了红褐色,散发着浓郁的酱香和豉香。

林杏月在家里又专门取了适量的麦面调成面糊,再把酱放进去,加入饴糖、赤脂、茱萸粉、熟芝麻进行翻炒,做出来的酱料颜色更为浓郁深沉,放在鸡子灌饼上之后,口感也更加醇厚,甜而不腻。旁边放着的韭菜和菘菜,放到鳌子上面没多久,就已经熟透了,散发着本身特有的香味。

林杏月把韭菜和菘菜依次放到饼皮上,又抹了些酱料上去。光看林杏月刚才做的那动作,就有不少人开始咽口水,很想尝尝这什么鸡子灌饼到底是个什么味道。

还有人悄悄地捅了捅董婆子:“你们不是拜了林小娘子当师父,可是学会了这个?回头咱们小厨房也要做着来。”

董婆子从刚才开始就目不转睛地看着,这时候听见,只是还不确定能不能做出来一样的味道,回头还得林杏月再指点一二。关键怕就是那个酱料是秘制的,想着定然香。后面还不断有人附和,都想尝尝那鸡子灌饼的味道:“可不是嘞,咱们小厨房也得学了来,到时候做了让咱们吃。”他们说话的功夫,坐着的几个掌勺的厨娘都拿到了那鸡子灌饼。只看着这个面饼刷上酱料之后,和金黄色的饼皮交相辉映,李妈妈就先咬下一口,“咔嚓”一声,能感受到外皮的那种酥脆。等待咀嚼几下,就能感受到饼皮里面的柔软,并且十分有嚼劲,面饼的麦香与酱料的酱香融合在一起,相互交织着。吃完一口之后,口中还残留着鸡子灌饼那种独特的味道,让人忍不住还想再吃上一口。

李妈妈忍不住点了两下头,她在大厨房做了这么多年的饭,再尝到这饼皮第一口的时候,舌尖上面的味蕾就被激活,饼皮外酥里嫩,火候把握得很是完美,加上那酱料也不知道是怎么调配出来的,里面的韭菜和菘菜也变得鲜嫩清爽起来,口感层次丰富,又不会把面皮本身的味道给压下去,功夫十分了得。她在心里赞叹一声,就去观察旁边人的反应。柳娘子和陈妈妈两个人也是先小口地咬,等尝到鸡子灌饼外面的那层脆壳的时候,就都微微停顿一下,才继续往下吃。只看她们的表情,就知道这鸡子灌饼的味道十分合她们的口味。柳娘子和陈妈妈先前就知道林杏月的手艺,可这用鳌子炉做出来的饼皮,不仅保留了面皮原始的鲜香,又和那酱料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后味悠长。那酱料更是先咸香后甜辣,也不知道怎么做出来的。且林杏月从揉面到火候到调味,每一步都做的可圈可点。这样的手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出来的,即便是让她们去做,也不一定能做出来一样好的味道。

再去看那边的路管事,原先他因为郑念慈的事情,还和李妈妈争执过,后来念慈又去投奔了杨管家,倒让路管事落了个里外不是人。今儿个坐在这里,从始至终都没往郑念慈那边看。李妈妈见路管事不像她们这样小口小口地尝,吃得很急切,三五口就把那一盘子吃完了,吃完还砸吧了一下嘴唇,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李妈妈就放下了心。

那边的杨宏娘也是这样,本来想克制一二,最多尝上一口就算,可吃到嘴里之后,根本就停不下来。

哪里还能想着先前说的话,动作也快了起来,一个鸡子灌饼都吃到了肚子里。

李妈妈最后才把目光落在杨管家身上。

要说谁最会挑林杏月的刺,这杨管家肯定是头一个。只是让李妈妈出乎意料的是,杨管家速度虽然不快,可一直没有停下来,不停地在吃着。

杨管家一开始觉得林杏月不过是个在小厨房做饭的丫头片子,能有什么厉害的地方,可咬了那鸡子灌饼一口之后,才发现她绝不是想象中的那样什么都不懂。

就说林杏月在做鸡子灌饼的时候,还能把山药红枣小米粥给熬好,在他们吃完鸡子灌饼的时候,粥正好做好。

只闻着那红枣小米粥的香味,就觉得十分暖胃,好像已经感受到那红枣和小米山药交织在一起的味道。

再看那一边的郑念慈,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紧张,当她掀开蒸笼的时候,本来应该鲜香扑鼻的羊肉,却隐隐有腥味透出来。隔了那层雾气,再去看羊肉的卖相,念慈的脸色直接变得煞白。清蒸羊肉的色泽应当鲜亮,肉质纹理清晰,表面呈现一种乳白色才是,可是再看蒸笼里的羊肉,有些地方微微泛着黄,肉的表面那层诱人的汤汁也干涩了李妈妈这时候就催促起念慈来,想着好歹是郑妈妈教出来的,她那个清蒸羊肉可是一绝,府里的主子们都是夸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