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异度之刃(1 / 2)
同为剑士,路维显然早就察觉了清唤的目光,此时也没二话,解下剑直接递给他。
“副护手。”路维提醒了一句。
众所周知,重心越靠近剑刃,剑术越偏向于力量型,挥舞起来像是剑在带着人劈砍,不好操控,但是力道会很重。而重心靠近剑柄的剑,对应的剑术通常更灵活,更注重操控性,表现为更复杂、均衡。之前看到这么大的剑,就猜其应是大开大合的路子,但意外地猜错了。这可真是令人惊喜的误算……
清涣注视着它,听它无言地诉说铸剑者与用剑者的骄傲:唯有自负于才能与经验的铸剑师才敢尝试去铸这样的剑,唯有铸剑大师才能掌握其中平衡、完美成剑,唯有对自己的剑术最自负的剑士才会选这样的剑,也唯有真正的剑术大师才能带着这样的剑从厮杀中活下来。
清涣深吸一口气,将剑递还。
清涣正色,低头,“路维,请与我切磋。”
当然这只是错觉,东方的“修行者”掌握着神秘而强大的力量,不是仅凭剑技可以战胜的。但路维知道,对方只是单纯地对剑技感兴趣,单纯地愿意为此钻研、上头,就像当年团里的弟兄们。主啊,请原谅我为了自己的兴趣而非您的荣耀挥剑。
两人在院中隔着一丈相对而立,互相点头致意。清涣看着路维弓步侧身,左手抓着剑柄末尾,右手接近剑柄抓握,因为剑柄很长,有点像是提着一把长枪,蓄势待发。
清涣此前讲“剑术三层”,曰剑技、剑气、剑意,剑技又被视为“凡俗之剑”,在修行者的对决时“凡俗之剑”还有用吗?大部分时候是没有的,但还是有一种情况。
清涣从未懈怠于剑技的磨练,哪怕自领悟剑意后基本没有碰上需要用到剑技的时候,哪怕这无助于解决他在修行与剑道间遇上的抉择困境。虽然并无厌烦、后悔,但孤独还是有一些,而此刻这一切都被吹飞,只剩下纯粹的感动和欣喜。
清涣像是初学者一样郑重起势,弓步侧身,右手持剑竖在身前,左手自然后摆,世界变得静谧而又缓慢。
路维继续迈步,大剑下劈后顺势抡了一圈,再次从左上方劈下,清涣再退一步避让,闪过斩击后抓住短暂的空隙上前一步。而此时路维没有继续抡动大剑,在斩击之势的最后,右手松开刹那,改为反手抓握,伴随着腰身扭动,一记狠狠的斜切从右下方逆向斩回,速度、力道不逊于前。清涣只能再退两步。
大剑的超大挥舞幅度带来了速度与力量,既是压迫生存空间的原因,也因其幅度过大产生了空隙,但流畅的变化又很好地弥补了空隙,使得清涣每每得到近身的机会却来不及反击便得躲避提前到来的追击。
比预料的还要厉害,完美地发挥了大型武器攻击距离长又势大力沉的优势,又用洗练的技巧补足了大型武器通常更易产生空隙的短板。这就是你引以为豪的剑术吗?我已经充分感受到了,不过一直被压着砍也不是我的风格。
虽然眼下是路维在单方面压制东方的修行者剑士,但他们显然还在试探,与其说是剑斗,不如说是一场独属于剑士的交谈。而路维作为数十年未尝一败的顶尖剑术大师,能有几人有资格与他“对谈”?他深深为自己的老友高兴,这一定也是主的安排吧,哪怕在这个世界没法听到主的声音,信心、希望和永恒的慈爱却常存。
此刻清涣已经逐步习惯了大剑的节奏,虽然仍旧很难猜到下一变招是什么,但如果精心诱导的话……
普通人在剑势被打断、剑有不稳甚至脱手之虞时,会本能地抓紧剑将之重新纳入控制,这时持剑的手会有一瞬僵硬,清涣便是瞄着这一瞬切去,但是落空了。
竟然敢在对战中撤开右手?清涣预想到路维有办法应对这招,却想不到用的是如此大胆的方式。而且现在右手来到了副护手上方,路维的整个气势一变。
简直像是换了一把武器。之前是典型的大型武器,甚至带有一些长枪的风格;现在则可视为长剑,在路维精湛的技术下甚至复现了单手剑的灵活多变。
这个距离是清涣最习惯的,他熟练地回剑格挡、反击,然后又被格挡、回击。双方在此距离下分寸不让,持续地提升速度,精准地招架对方的攻击并快速回击。
清涣在如此激烈的对攻中却感到了一丝宁静,清脆的金铁交鸣中,仿佛有另一个自己正向无穷高处上升,冷静地打量身处焦灼战况中的自己。世界是如此宽阔,此前对“丹与剑”抉择的迷茫是如此无关紧要,两千年前的积怨、不知底细的庞大谋划在四方上下之宙、往古来今之宇面前有何值得一提?
路维咧嘴一笑,放弃格挡这一剑,险之又险地侧身避过并前跨一步,松开左手倒转剑身,在清涣的剑挥空后迅速回斩之前,左手再次抓住剑柄靠近护手的部分,像是握着一个凿子一般将剑柄尾部砸向清涣的面部。
随着清涣迅速收剑、后跃,战斗戛然而止。
两人都没提胜负,那一点都不重要。清涣将剑还鞘,再次鞠躬致谢,“非常感谢,实在是漂亮的剑术,让我大开眼界。”
清涣点点头,并指为剑,轻轻朝地面一划,地上出现了一道平滑的直线。
“路维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