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3 / 3)

加入书签

————

即便有了属于自己的落脚处,生活还是很艰难。

作为现代人的姜玥,是真的什么都不会。

做饭劈柴、下地种田,生活小事样样都要从头开始学。她手上磨得都是血泡,可活没干多少,结痂就又裂开。

她顾不上休息,只想尽力活下去。姜玥需要粮食,她怕自己秋天打不到粮,怕自己冬天被冻死饿死。

活着……要付出很多努力。

好在村民们也习惯了姜玥的“笨”。虽然她“娇气”又没生活常识,但胜在态度很好。所以但凡姜玥上门请教,他们也都乐意指点一二。

但听别人用嘴讲经验方法,姜玥还是经常搞不明白。于是她就只能低三下四,老实等其他村民有空时,再请求帮忙指导。

可……谁会有空总去她那里帮忙呢,自家的活计还不少没干完呢。

姜玥咬牙坚持着……日子太苦了,火生不起来,水挑不动,菜园子的杂草砍不干净。眼看着就要没米下锅,可姜玥的地还没种上呢。

那时,姜玥真的以为自己要饿死。

还是一次偷听小孩子讲话,让姜玥有了灵感。

耕牛是重资产,村里只有富户家才买得起耕牛。平时干活,没牛的村民就得向有牛的人家借牛,还得支付借牛费。

平常干活想借牛,大多数时候都能借到。可农忙时就麻烦了,村民们得加钱、得排队、得论亲疏远近。

那些和富户关系一般、又没钱加价的人家,只能自己背犁了。但用人犁地,哪有用牲口干活儿快呢。再累也得忍着,要不冬天就得饿肚子。

于是,姜玥咬牙,用自己所剩不多的银子买了一条瘦耕牛,再主动借给别家干活。

她借牛的费用很低,相比村里其他家,可以说低到几乎没有——比如教她使镰刀,比如几棵好活的菜苗,甚至半碗糙米也行……不拘价格,只要双方讲好了,就能用牛。

姜玥不收铜子儿,还答应用这些地里长的、不值钱的东西换——村民们自然很欢迎。

谁家攒钱都不容易。省下来的铜子儿,要用来日常买盐、年节割肉吃呢。多攒一分是一分。

姜玥的示好起了效果。

很快,在其他村民的帮助下,姜玥的菜园子总算搭起来了,杂草也清干净了,她还养大了两只小鸡。

甚至,姜玥还学会了牵牛犁地——再歪歪扭扭,也是她亲自扶着犁的。

虽然撒种的时间晚了些,但在村民们七嘴八舌的指导下,在姜玥本人勤奋又笨拙的努力下,她竟也在秋天收获了不少粮食——只是姜玥自以为的“不少”罢了。

外人都笑话她,种地种得太胡闹,甚至不如随便撒一把种子打的粮食多。

总之,一年过去,姜玥的生活也算走上了正轨——她过得还不错。

知道了种地的基本流程和时令,还自制了不少干菜,甚至她还赶车去集市上卖过两次鸡蛋,再加上秋天卖粮,姜玥的生活虽然不富裕,但也终于没饿过肚子。

甚至……因为黑衣人给的立命银子还没花光,她竟然有底气奢侈地买白米吃。

只是一年忙到头,她挣的不算多的钱都吃进了肚子里。

……

风停了,日头暖融融。

姜玥听见牛在哞叫。

——所以,现在的生活不是幻觉。

姜玥站起身,左手捡了碗筷,右手提起长凳重新走回院里。

该给牛添水喝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