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迷离(〇十)(2 / 4)
西惋惜,像姑娘这样的,才觉得是正配。”一个女人得到另一个女人的赞赏该要由表的高兴,九鲤高兴之外,却有点怅惘。她谢了两句,抱着茶叶罐子走回东内间。幼君跟着她望进去,看见杜仲,也赞了他一番,也说要给他预备一份礼。杜仲挨近九鲤,窃声和她议论,“这关姨娘真不愧是做大生意的人,好大方。”
九鲤没吱声,将两肘抵在腿上,塌着背摇蒲扇,时而落眼看火,时而抬眼望出去,姿态漫不经心,耳朵却竖着听她和庾祺说话。无非是在说关展,庾祺说起张达收押了柔歌之事,“衙门疑心她是对令弟因爱生恨。”
幼君神色诧异,渐渐也像想明白了,“要真是如此,弟弟也有不是。说起我这弟弟来一一”
她苦笑着摇头,“自他前年娶了妻我就劝他,该改一改从前那朝三暮四性子,也收收心,学做些正经事,将来生意交到他手上,我也好放心。谁知屡劝他不听,娘又十分惯他。他若肯听我一句半句,何至于今日落得这下场?”说着便落下泪来,一时在袖中找不到帕子,庾祺递过一张去,“所谓情难自禁,自己都难管自己,何况他人。大姑娘也尽了做姐姐的本分,不必过分悲感自责,何况男女之情,变化多端,谁也想不到昨日还你依我侬,今日便能恨之入骨。”
她接过来,牵出一片凄楚的笑容,“其实那柔歌姑娘也是个可怜人。”庾祺收过眼笑了一笑,“大姑娘真是菩萨心肠,她杀了你兄弟你还同情她。听说那日你找她,好心要许她些银子,她还对你破口大骂。”幼君蘸干了眼泪摇头,“天下女人谁不可怜?我也是女人。本想着她与弟弟总算要好一场,弟弟死了,许她些钱也不为过,受她骂两句也没什么。没想到她竞是杀害弟弟的凶手--我此刻也不知到底是该恨她还是可怜她了。对了,不知衙门会怎么处置她?”
“自然是依法处置。”
她怅然一瞬,轻点着头,“这下回去,我也好对娘有个交代了。”语毕里头沏好了茶,九鲤端了两碗出来,她却扶案起身告辞,庾祺亦起身送她至门首,见她与仆妇撑着伞走远了,便剪起手唤来杜仲,“你不是好凑热闹么?关家领尸体,排场想必不小,你不去瞧瞧?”杜仲窥看他的笑脸片刻,似懂非懂地点头,也跟着往园东瞧去。果然关家从总管到一般的下人,来了几十个,皆站在停尸那屋外,披麻戴孝,掩面啼哭。又有好些园里的病人闲来看热闹,杜仲寻一阵,见张达陪着关幻君坐在太湖石所隔的一间空屋子里,等打发去衙门的人回来。未几有个面熟的衙役行来,张达看见忙在隔扇门内唤他,“蔡晋,可取来文书?″
原来这衙役就是蔡晋,那天晚上张达曾在九鲤房中说起过他。杜仲细看去,怪不得格外眼熟,发现关展尸体那夜,他出去喊人,第一个赶来的便是这蔡晋。<2〕
那蔡晋果然携了份公文,呈给张达瞧过,张达又命他交与幼君过目押印。他将文书交给幼君后,便在她跟前立住。
杜仲望着他,不由得心起疑惑,嫌看不清,又埋头走到右边,从这边太湖石后面往里瞅,可以看见那蔡晋的目光一旦落在那关幼君脸上,就有一丝难掩的异样。
隔会幼君摁过手印,举着个拇指四处找帕子找不到。袖子里倒有一张,是方才庾祺给她的,她不知是忘了还是怎的,压根没往袖中掏。倒是蔡晋忙自怀中摸了帕子给她。她睇他一眼,澹然接过,起身向张达致谢。张达跟着起身道:“关大姑娘不必客气,不知府上预备停灵几日?我好告诉二位大人一声,想他们必是要去府上祭一祭的。”幼君道:“和家母议定了停灵半月,二位大人若肯屈尊,自当奉候。”说话三人出门,往旁边停尸的屋子走,张达趁便吩咐蔡晋送一趟。一时关家几个仆从进屋,将关展换了寿衣抬出屋,放在抬来的檀木棺椁中,合上棺,阖家放声大哭,前头有人撒纸钱举灵幡,启动队伍,关幼君左右由仆妇搀扶着往外走。杜仲一径随看热闹的人跟去大门上,眼看关幼君登上马车,那蔡晋贴车而行。他心思一动,也跟在队伍后头走。往东约行大半个时辰,转到西隆大街上,又行不多时,看见关家的宅门,门前早有人一堆人守候,为首的是位上年纪的妇人,一样着素服,淌眼抹泪,身边不断有人安慰,必是关家太太。
那关家太太看见队伍过来便一身抢扑在棺椁上,嚎啕大哭起来,关幼君想是在车内听见,忙打帘子要下车,不想马车还没停稳,颠了她一下,险些将她从车上摔下来,亏得蔡晋眼疾手快,扶了她一把。她只看他一眼便收回胳膊,赶上前去安慰关家太太。凭她拉着好说歹说,关家太太充耳不闻,满口里只哭喊着"我的儿”,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抹在她身上。未几那太太哭得有些上不来气,又由一干仆妇搀进门去,关幼君立在原地,理了理衣襟,掸了掸身上,这才进去。自然那蔡晋也跟着进了门。
此刻天已云开,杜仲索性在街对过寻了间茶铺坐下来,一等等到下响,方见蔡晋出来。
“他进去约有两个多时辰。"杜仲天黑回来说给庾祺,“出来时手上拧着个食盒,大概是从关家带出来的饭菜,是今日跟着关幼君来的那个年轻媳妇送他出来的。”
因他回来得暗,九鲤庾祺先吃过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