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印(4 / 6)

加入书签

头,赵明宜觉着奇怪,便多瞧了几眼,才发现是月前祖母赏下的那个丫头。她眉心跳了跳,问她:“你不是在母亲院里伺候吗,怎么到了这里来…这是父亲的书房。"她抿了抿唇。

才知道她唤玉春。

原是改了名字的,前世她见到她的时候,下人已经称她为宁姨娘了。似乎是父亲给她改的,改成了相宁……

这名字分明是疼爱才能取出来的。

那丫鬟终于抬起了头,似乎有些怕她,颤着声儿道:“小姐……是老太太让我过来的,老太太说这几日夫人在大音寺看顾您,老爷无人照料,便让我来了。说罢忽然抖着肩膀,眼眶红了:“您,您别罚我,我下回不敢了。“而后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她明明什么都还没做!赵明宜忽然觉得有什么事要发生,果然在她还未开口的时候,身后便传来一声低低的呵斥声。“蓁蓁,你在干什么。”

是他父亲的声音。转头便见她父亲面色淡淡地走过来,神情严肃:“谁教你的规矩,竞然教训起我书房的下人来了。我看你这些日子不是在寺里养病,倒像是出去躲懒了,连家里的规矩都忘了。”“父亲!“她高高地喊了一句,心口有一点发堵。正要说什么,却又忽然冷静下来:“您说得是,女儿记住了。“她作为女儿管父母房里的事就是不对的,这件事她就是有八百张嘴都说不清。倒不如回去与母亲商量,把这丫头送走。

二老爷这才看向女儿,只见她面容有些苍白,微微垂着眼眸。终归是自己的孩子,虽不如晗音懂事乖巧…缓了缓语气:“好了,跟我进来吧。”父女实在没什么特别好说的,只寒暄了两句,二老爷便放她回去了。只是走的时候好歹还问了句她的身体,赵明宜心里堵得慌,只随意应付了两句。而后又去老太太院里。

她也是来得巧,方进去门口的嬷嬷便告诉她明湘也在:“五小姐也病了两日,昨夜没睡好,眼下还恹恹着呢。饭也吃不下…“打了帘子进去,才见六仙桌上,明湘正依偎在老太太身边。吵闹着要什么。“我想要您房里的那支嵌宝石掐金累丝的簪子,给我及笄的时候戴,您说好不好。”

老太太正色:“那是我陪嫁的时候带过来的,你倒是眼光好,那么多东西一眼就瞧上了这个。"点了点孙女儿的头。明湘撒娇着正要说什么,却见丫鬟引了谁进来,定睛一看才发现是六妹妹。也没有坐端正,依然伏在祖母怀中,想了想转头问老太太:“蓁蓁也快及笄了吧,我记得她只比我小半岁,不如让她的跟我的一块儿办吧。这样也省了事。赵明宜给老太太行了一礼,而后随意挑了一张凳子坐下。她低眸喝茶,只道:“湘姐姐在说什么呢……谁人家都是各自操办各自的,我母亲自会为我料理这些事。只有不受宠的女儿才会迁就另一个,祖母若是答应了,不是就在告诉所有人祖母偏心吗?老太太疼爱姐姐,姐姐也不愿意祖母落得这样一个名声吧。”

“你……明湘一下子坐直了,委屈地抬头,小声道:“祖母我没有这个意思。”

老太太搂着明湘,叹了口气,只道:“你牙尖嘴利,湘儿说不过你…罢了,摆饭吧。"不再提一块儿操办的事。

赵明宜也未再接话。

前世她办及笄礼的时候其实很安静,就是母亲为她办的,不像老太太给明湘那样大的排场。不过她倒是记得,那日母亲为她插簪后,不到半个时辰,河间府瀛海河上就放起了烟花。

已经接近傍晚了,她很高兴,觉着十分地巧。拉着母亲要去河边看。那场烟花放到了半夜。

倒是很好看的,让她本来安静的及笄礼忽然变得盛大起来。不知道这一次会不会再有。

不过一会儿,门外传来一阵响动,有丫头喊了一声:“姨奶奶过来了!“门帘微响。甚至还未看见人,赵明宜便见祖母已经放下了筷子,看着分明是没了胃口的样子。

“行了,你们两个别吵了,先下去吧。“捏了捏眉心,把两个姑娘赶走了。赵明宜与这位姨奶奶擦身而过。

应该也不能唤奶奶,分明保养得很得宜,岁月的痕迹在她脸上并不明显。她来后,祖母便没有空管她们两个了,径直让她们回去。出了荣安堂,她听见明湘哼了一声,站在小径上停下来,冷冷地道:“我真的不知道为什么王夫人看上了你,明明三少爷更喜欢与我在一起的。“他夸她的字写得好,也说她绣在荷包上的凤仙花好看。他与六妹妹分明没有话要说。

赵明宜也停了下来。她不知道为什么明湘从小就对她有敌意,她们只是堂姐妹而已。赵家有财富有地位,母亲跟哥哥也疼爱她,她很知足,大多时候都不会与明湘起争执。

可这不是她不会就不发生的。

明湘却是冷哼一声,先一步走了。

转眼快要六月了。树梢上渐渐地有了蝉鸣声,书院的学生都换上了轻便的裀衫,都是很年轻的人,下了学不免三三两两走在一起说话。王颂麒独自站着,树荫底下吱呀蝉鸣。

他看了眼手里的东西,正在思索着什么,忽然身后有人拍了他一下。“颂麒,你在看什么。”一年轻学生笑着走到他身后,定睛一瞧,才发现这位少爷手里竞拿着一个绣了凤仙花的荷包,底下隐隐压着一颗珍珠,笑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