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面对面导弹5(2 / 3)

加入书签

“三叉戟”导弹,总共有64枚导弹,使英国拥有的弹头数从192枚增加为512枚。“三叉戟”Ⅱ型导弹的7400千米的射程,使美国及英国的潜艇可任意部署在大西洋与太平洋上的任何地方。

●3.性能数据

导弹型号:“三叉戟”Ⅱ型导弹

导弹全长:13.96米导

弹直径:1.89米

射程:7400千米

发射重量:58068千克

投掷重量:2722千克

发射方式:三节推进;固态燃料

导引系统:惯性,可接收N**STAR卫星导引

弹头:一般装载10枚TNT当量47.5万吨W-87型弹头

圆公算偏差:122米

二、俄罗斯SS-N-6“索弗来”导弹

●1.基本概况

SS-N-6导弹是前苏联研制的一级液体多弹头潜对地战略弹道导弹,前苏联命名为R-21,是前苏联潜艇弹道导弹的主要装备,或称“索弗来”(Sawfly)导弹,性能相当于美国“北极星”导弹等几种早期型号。导弹依弹头性能分三种型号,Ⅰ型(单弹头)1968年装备,Ⅱ型(单弹头)和Ⅲ型(集束式弹头)1973年定型装备。它已装备了33艘Y级Ⅰ型核潜艇,共有导弹528枚,目前尚有29艘Y级Ⅰ型核潜艇共464枚导弹服役。

●2.系统特点

第三代的SS-N-6潜射弹道导弹所采用的全新设计,使得西方观察家1967年11月首次见到它在游行的行列中出现时便心生疑惑。在几何学上,它比SS-N-5导弹好,拥有极佳的造型以装入导弹发射管中。它的第一节很大,占了导弹75%的重量,而且有四副可变换方向的喷嘴。在导弹上也没有冷射装置,可能是装在从1967年SS-N-6导弹服役以来便携带它的洋基级潜艇本身的发射装置上。

西方认为SS-N-6导弹有三种型号。第一型装有一枚100万吨级TNT当量的弹头。第二型在1972年测试,1973年服役,改良了推进装置而具有较远的射程。美国的情报显示它可以在183米等深线上发射,可打击美国境内任何目标。第三型紧接在第二型后问世,具有两个非独立选择目标的重返大气层载具。美方认为第三型并不具有打击硬性目标的能力。据推测,现在服役的SS-N-6都是第三型。

SS-N-6部署在21艘洋基级潜艇上,它的数量将会减少,因为在战略武器限制协议的额度下,新的三角洲级四型潜艇与台风级潜艇正陆续加入舰队。这种导弹仅能用以攻击软性的大目标,如城市、工业中心、主要机场。而且因为它的射程不远,迫使潜艇必须想办法贴近。

●3.性能数据

导弹全长:9.15米

导弹直径:1.65米

最大射程:2400千米(Ⅰ型);3000千米(Ⅱ/Ⅲ型)

起飞重量:19吨制导方式:惯性制导

动力装置:一级液体火箭发动机

核弹当量:TNT当量100万吨级(Ⅰ型);2枚当量在35万吨级TNT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弹头(Ⅱ型/Ⅲ型)

命中精度:900米(Ⅰ型/Ⅱ型);1400米(Ⅲ型)

发射方式:核潜艇水下机动

三、日本“88式”SSM-1导弹

●1.基本情况

SSM-1岸对舰导弹亦称“88式”导弹。由日本海上自卫队提出,导弹系统主要由防卫厅技术研究本部和三菱重工公司研制。该型导弹是ASM-1B导弹的改进型。该导弹于1979年开始预研,1982年正式研制,1988年该型导弹具备了全部作战能力,并开始批量生产与装备部队。

●2.系统组成及特点

一个独立的SSM-1岸对舰导弹作战单元由6辆目标搜索车、12辆通信中继车、1辆指挥控制车、4辆射击指挥车、16辆导弹发射车、16辆导弹装填车和若干模拟设备组成。发射车由“73”型轮式载重车改装而成,每辆车有6个发射管,上下各3管。

SSM-1导弹主要是在ASM-1B导弹的基础上改进了动力装置、控制系统和电子设备。动力装置由固体火箭发动机换成三菱重工的TJM-2小型单转离心式涡喷发动机,并辅以两台火箭助推器。导弹控制系统采用惯导+中段指令修正制导+主动雷达末制导的制导控制方式。对电子设备也进行了较大的改进,在弹体表面涂有一层等效约为2.5毫米厚的铁氧体微波吸收涂层,使导弹具有较好的隐形性能,增强了导弹的突防能力和生存能力。

SSM-1导弹主要装备陆上自卫队,可从海岸或距海岸50~60千米的内陆由地面车载发射(每辆发射车装有6个储存发射箱,可装弹6枚,发射速度为1枚/2分钟,发射准备时间为45分钟,也可用“阿斯洛克”、“挞鞋人”发射架发射。该导弹到1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