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面对面导弹7(1 / 2)
三、俄罗斯SS-N-22“日炙”导弹
●1.基本概况
SS-N-22“日炙”(Sunburn)导弹是前苏联彩虹设计局设计的中程多用途亚音速舰对舰导弹,该导弹(3M-80)的北约代号为SS-N-22“日炙”,又称“白蛉”3M-80E,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研制的,采用了独一无二的组合冲压发动机技术,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整体式组合冲压发电机的实用型超音速反舰导弹。SS-N-22导弹的设计目标是使敌方没有足够的反应时间来进行拦截,用于打击美国装有“宙斯盾”防御系统和“标准”SM-2舰对空导弹的水面战舰。
●2.系统特点
该导弹的弹体全部由钛合金构成,以适应高速(大于2.3马赫)飞行时所产生的气动加热,并留有一定的热强度储备。该导弹动力装置采用俄罗斯独有的内含可脱落助推器的液体冲压组合发动机。制导方式采用自控(自动驾驶仪)、无线电高度表及主动/被动复合雷达末制导。该导弹的发射方式为固定箱式发射,发射扇面为±60°。发射箱固定安装在舰艇上,内有空气调节系统,允许多次发射,经维修后可继续使用。
“日炙”SS-N-22导弹目前装备4种水面舰艇。一种是956型“现代”级驱逐舰,用“音乐台”雷达作火控雷达。在舰的中前部上层建筑两侧的主甲板上装有四联装发射架,舰上只有装在发射架上的8枚导弹,无别的弹库。另一种是“勇敢2”号驱逐舰,它有4个单箱发射架,用西方称为“掌叶”的雷达作火控雷达。第三种是“塔伦图拉3”小护卫艇,这种艇现有16艘,每艘艇上装两个双联装发射架。还有“拨针器”快艇,它装有两个四联装发射架。
●3.性能数据
全重:3950千克
弹长:9.385米
弹径:0.76米
翼展:2.11米
弹头重:300千克(半穿甲),有效装药量为150千克
飞行高度:20米
速度:2.3马赫
推力:2100牛
射程:90~120千米
发射质量:3.95吨
制导:惯导+主被动雷达
动力装置:1台液体整体式火箭冲压发动机
四、俄罗斯SS-N-25“天王星”导弹
●1.基本概况
SS-N-25导弹是前苏联新星设计局设计的中程亚音速多用途反舰导弹。于1983年开始研制,1992年开始试飞,1993年投产,1995年进入海军舰队服役,装备水面舰艇和舰载直升机。该弹的系统代号和命名为3К60“天王星”,海军使用代号为X-35。西方和北约集团按照自行确定的对前苏联武器装备的命名规则,给予该导弹舰对舰型的编号为SS-N-25。俄国人按西方和北约集团的习惯,给予其编号为AS-17。该导弹首次在1992年莫斯科航展上展出,因其外形与美国海军的AGM-84“捕鲸叉”(Harpoon)导弹相似,被西方新闻界称之为“捕鲸叉斯基”(Harpoonski)。
●2.系统结构与特点
“天王星”反舰导弹系统由X-35反舰导弹、导弹储运发射箱、发射架、舰载自动控制和包括导弹检测设备在内的地面设备组成。由于X-35导弹的质量和尺寸相对较小,因而适于装备在多种平台上。舰载型X-35导弹的质量在600千克以下,若用X-35导弹取代目前使用的舰载导弹系统,则每艘舰的装弹量可从4枚增加到16枚,而且不会增加舰船的排水量,不会破坏舰船的结构和居住条件,从而提高了舰船的作战能力。机载型X-35导弹可以吊挂在飞机的标准发射架上,从而提高了飞机和直升机的反舰作战能力。另外还有车载型。
为提高导弹的隐蔽性和攻击的突然性,以及对抗来自被攻击舰船的火力反击,X-35导弹采取超低空飞行,同时导弹的雷达反射截面积也很小。由于采用涡喷发动机和高精度控制系统,使X-35导弹的射程达到130千米,射程远则增强了发射平台的生存能力,舰艇依靠自身的目标指示系统和舰载/陆基飞机的目标指示设备能对导弹进行可靠的远距离目标指示,从而使发射平台的生存能力得到提高。
●3.性能数据
最大射程:130千米
最小射程:5千米
最大速度:0.9马赫
飞行高度:5~10米(末段掠海)
制导系统:惯导加主动雷达末制导
引信:触发引信
战斗部:高爆穿甲,145千克
动力装置:1台涡轮喷气主发动机加1台固
体火箭助推器弹重:600千克
弹长:4.40米
弹径:420毫米
翼展:0.93米
五、法国“飞鱼”导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