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主宰你心灵的经济规律(2)(1 / 2)
古波斯时期,有一个农夫病了,家里没有钱请医生,于是他拿出一枚自己保存了多年的珍珠,让儿子去把它卖掉换些钱来。儿子拿着珍珠来到集市上,向人们兜售。其中有几个人看了看,愿意出5个第纳尔买走,儿子觉得价钱太低,没有答应,就又回去了,向父亲汇报了事情的经过。父亲说:“你做得很好,它远不止这个价钱,你再去找城里的珠宝商,给他看一看吧,他是一个识货的人。”
儿子又拿着珍珠到了珠宝商家里,请珠宝商过目。珠宝商端详了半天,给出了一个48第纳尔的价钱,表示一分钱也不能再多了。儿子仍谨慎地没有答应,说要回去和父亲商量一下。
父亲听完后,想了半天,对儿子说:“你拿着珍珠去找苏丹的侍卫队长。他是一个珠宝爱好者,特别是对于各种名贵的珍珠爱不释手。或许他能给我们一个满意的价钱。”
儿子又去见了侍卫队长,侍卫队长一见这颗珍珠两眼就不愿意移开了,他忙问多少钱愿意出售。儿子说:“珠宝商愿意给我48个第纳尔,但我没有同意,因为它的价值远不止这个数。”
侍卫队长说:“我出100个第纳尔,你将它卖给我吧。”
儿子说道:“我觉得至少应该卖150个第纳尔。你要知道,这样的珍珠是很少见的。”
侍卫队长答应了,马上命管家拿出150个第纳尔成交。
经济学感悟:价格的主观性就在于,对不同人而言,商品的主观价值是不一样的,对于有需求的人来说,它的价值大,那么价格就更高。
【7】烟斗
一个叫杜利的皮鞋匠酷爱抽烟,他每天都将烟斗叼在嘴边。无论是工作时还是休息时,烟斗都和他形影不离。杜利所抽的烟丝都是儿子从外地寄给他的,儿子在远方的一个小镇做教师,他深知父亲的爱好,恰好那里的烟丝又便宜质量又好。
一次,商人奥尔科特来到杜利的皮鞋作坊,打算定做一双新的鞋子,因为他将要去谈一笔十分重要的生意。杜利热情地招待了他,骄傲地向自己宣称他是附近信誉最卓著的皮鞋匠,没有人怀疑他的水平。奥尔科特交代了自己脚的尺寸,忽然被杜利嘴上的烟斗吸引住了,他对杜利说:“我知道这很冒昧,但是请问,我可以看一看你的烟斗吗?”
杜利有点儿困惑,但很快释然了,他以为奥尔科特和他有着一样的爱好,于是友好地把烟斗递了过去,还有自己的烟丝盒子。奥尔科特接过烟斗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几遍,直到杜利提醒他,他才恋恋不舍地把烟斗还给了杜利。他对杜利说:“请问你愿意出售这个烟斗吗?”
杜利笑了,说道:“先生,这只是个普通的烟斗,我已经用了近30年,它只是木头的,并不是由什么珍贵的材料制成,您要买它做什么?”
奥尔科特说:“虽然它很普通,但是我需要它。这样吧,给你100英镑,你愿意卖给我吗?”
杜利被这个价钱吓了一跳,要知道,他每做一双皮鞋,才能赚半镑,一个小小的烟斗却能卖这么多钱,这是他想不到的。于是,杜利爽快地答应了。奥尔科特正要付钱时,却发现自己忘了带钱包,只好对杜利说,他明天再来付钱和拿烟斗,请杜利务必把那个烟斗保存好。
奥尔科特走后,杜利还沉浸在巨大的幸福之中,他为自己的好运气欣喜不已。同时,又觉得把这么一个又旧又不起眼的烟斗用这么高的价钱卖给那位和善的先生,实在有点于心不忍。想了半天,他决定把烟斗好好清洗一下。经过清洗的烟斗变得漂亮多了,木制的花纹清晰可见,杜利满意地睡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奥尔科特就急匆匆地赶来,他把100英镑递给了杜利,然后就伸手向杜利要烟斗。杜利微笑着把烟斗从口袋中掏出来,他想,当奥尔科特看到自己如此用心地把烟斗清洗过后,一定会更加满意的。没想到,奥尔科特脸色忽然变得难看至极,他嘴唇哆嗦着,好半天才恨恨地说出一句话:“是谁要你把烟斗清洗了?你这个蠢货!”然后,他从杜利手里夺过钞票,头也不回地走了。
杜利一头雾水,实在不明白为什么马上要成交的买卖就这样被破坏了,这个疑团在他心里存了很久。几个月后,皮鞋作坊里又来了一名顾客,他是奥尔科特的朋友,杜利就向他询问这件事。他告诉杜利,原来奥尔科特所看重的并不是烟斗,而是烟斗里的焦油。这种焦油能治一种奇特的头疼病,正好奥尔科特的妻子有这种病,已经被折磨很久。但是,并不是所有烟斗中的焦油都有效,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烟斗是木制的才行,二是至少要经过20年的积累和沉淀。但多事的杜利把烟斗里的焦油全都洗去了,那烟斗也就变得一文不值了。
经济学感悟:价格是衡量商品的主观价值而产生的,但商品的价值是主观的,价值对每个人来说是不一样的,价格也就成了不一样的。
【8】被嫉妒的妓女
1266年,法国著名的大城市里昂来了一名妓女,名叫让娜。让娜不仅人长得年轻漂亮,而且能歌善舞,会吹奏笛子,还能吟诗。很快,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