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精彩对话·激情辩论(7)(2 / 4)

加入书签

模是有利的,但是对人口进入城市是不利的,我们现在大部分的农民工大部分是住在地下室、农村,所以现在的城市化是没有意义的。

牛凤瑞:他们永远要回去吗?

曹建海:买不起房他们就要回去。

牛凤瑞:假如说咱们实行低房价政策,咱们有那么多的房子可卖吗?

曹建海:现在房屋是过剩的,因为房价高了所以过剩。

牛凤瑞:房价低就不过剩了。

曹建海:高房价只是对城市建设面积扩大有利,但是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是没有利的。

邹东涛:我们是说房产价格太高是高房价,但是我们没有指责高房价,我们是说高房价是怎么形成的。官商勾结,房地产商跟政府官员勾结腐败这种事情有,但是不能把房价的发展归结为官商勾结。

曹建海:高房价是绝大部分公众所反对的,因为高房价对产业竞争力是非常不利的。你刚才说房地产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如果房价过高对人们的生活水平是一种抑制,另外房价过高、地价过高是抑制产业竞争力的。

邹东涛:房价确实高。如果突然房地产价格降一半就是国家的灾难。

曹建海:高房价现在形成了一个经济死局,未来中国扩大消费需求,衣食住行中我认为主要还是在住房方面,它的带动是最大的,前期投资、家电、家具,包括后期的服务、管理,但是高房价抑制了需求的扩大。

邹东涛:高房价问题是个事实。对高房价,绝大多数消费者、购房者有意见、有怨气这是事实,咱们要着眼于绝大多数购房者的意见安排和社会政策。问题在于我们用什么办法解决群众的住房问题,是不是用行政命令把房价打压一半就满足群众的需要了呢?世界各国都不是这样做的,市场上形成的房价政府不予以干预,政府只制定多元化的结构性住房政策,多元化结构性住房政策关键是政府要通过各种政策手段解决低收入甚至中低收入这个阶层的住房问题,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中国澳门都是这样做的。这需要国家财政大幅度增长的,国家要在这方面拿出一大笔钱来建公共住房。

和讯网:其实有些东西不需要国家投入很多的钱,建经济适用房国家只需要投入土地,建了以后以3%的利润卖出去的话,国家根本不用出钱。

牛凤瑞:同样的土地作为商品房和作为经济适用房,政府不从这里边拿钱??等于他拿钱了。

和讯网:不用直接从财政里面拿钱来做。

曹建海:现在地价收入变成另外一种税收附加。

牛凤瑞:咱们几个讲的问题混淆了。国家的房地产政策实际上是三大领域,这三大领域互相联系,有重叠的地方,但是又不能相互替代。第一,房地产业的产业政策问题,得抓住这个为基本逻辑的起点来制定政策。第二,房地产的市场调控问题,就是规范市场的交易关系、交易环境。第三个就是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问题。这三个不能混在一块说。

和讯网:我们现在形成这样的房价,到底是不是由真正的市场形成的?

曹建海:这个是官商一体垄断经营的市场。

牛凤瑞:世界上有纯的市场吗?

曹建海:世界上有。

和讯网:不是完全的纯市场,相对来说的。

曹建海:我们房地产市场是政府经营加上企业垄断,谈不上市场。

邹东涛:现在我国形成房地产市场都是官商勾结这个说法有点偏颇。

和讯网:为什么现在只能开发商建房?

牛凤瑞:开发商说建就建吗,还是听政府的?这是政府政策的问题。

邹东涛:我们现在就建言政府调整政策。

牛凤瑞:你看我书里边的历次建议是代表谁的立场。

曹建海:站在公众立场的很少见。

邹东涛:我认为要作调研,我们不是说偏着谁、向着谁,要客观、公正、理智地分析问题。《房地产蓝皮书》发布了以后我找了几个方面了解情况。找了毕业几年的年轻人,问他们怎么看待房地产价格,他们坚决反对房地产价格过高。我前天找了湖北省中下层的一个领导,他对房地产的形成过程一目了然,我详细了解了房地产商价格形成机制。从这个来看,确实我们房地产商价格太高有政府政策问题、体制问题等等,但是不能把这些都说成是官商勾结。

曹建海:世界各国房价很少有超过造价一半的。但是比如说,北京这里的房屋造价每平方米就1000块钱,但是至少卖到1万多,其中绝大部分是地价,占到了80%~90%。

和讯网:地价占了80%~90%是占整个成本价而不是整个房价。

邹东涛:企业的行为特点就是利润最大化。

曹建海:但是如果房价过高,只是从供给的层面来考虑,供给的房价构成非常不合理,供给的价格固定了,所以价格降不下来,这样最大的问题就是房子卖不出去,最近有所反弹但是也是不正常的。

邹东涛:形成房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