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稳定才是定位基本(1 / 1)
很多取得成功的小资本经营者,他们都喜欢投资风险较小的餐饮业、零售业与运输业,很少会涉及那些风险大、利润高的行业。因为在多数人眼中,高利润往往伴随着高风险,而选择稳妥的行业,只要用心经营,手段得当,也会取得大的成绩。
就拿餐饮业来说,一些资金较为雄厚的企业、个人会热衷于开大饭店,倘若这时你的资金有限,却执意将生意扩大,那多数都会得不偿失。这个时候,不如稳定自己的发展,在未来再做考虑也不迟。
深圳街头有一家规模很小的茶汤店。每碗汤的定价不过3元,纯属小本生意。别看这种小本买卖,对在深圳来往的人来说,却是每日必不可少的。由于茶汤配料考究,制作细致,汤汁风味也很可口,很符合市民的口味。因此,店铺开张伊始,顾客就络绎不绝。这家茶汤店的创办人王志忠介绍经验说,这块市场本钱小,风险也不大,占领这块小本生意空白领域,只要料理得当,也能赚到大钱。
由于他的小本生意在管理上采取中西合璧的方法,显示出茶汤的特色,还根据食客的不同要求推出了不同的茶汤,所以一时间声名远扬。王志忠的经营开创出一片新天地,获得了不菲的利润。
其实,对刚刚起步的小资本经营者来说,资金有限,经受不起商海的大风大浪,一旦受挫失败就很难东山再起。所以经营需要根据自身经验与实力量力而行。
张某是一名纺织女工。2000年11月,张某到平邑县出差,偶然路过一片山楂林,她发现一个70多岁老大爷光着膀子在砍山楂树,那么粗的山楂树,上面通红的山楂,全不要了。原来那时候山楂没人要,老人家因为赔钱想改种其他作物。张某感到非常可惜,出于对老大爷的同情,她花3 600元钱收购了老大爷的全部山楂。当看着这些堆得像小山一样的山楂时,张某犯了愁,为了解决这些山楂的出路问题,她想用山楂做高档次的糖葫芦来卖,她的家人也表示支持,因为这一行风险小,投资也仅仅几千元而已。
当然也有人讽刺张某,认为这么小的买卖做不出什么成就。张某却很坚定地认为有这么好的原料,糖葫芦一定能做好,也一定能卖得好。所以她毅然地走上了制作糖葫芦的经营之路。制作糖葫芦的关键是熬糖,她找到一位在当地做拔丝山药很有名的厨师,登门去拜师学艺,经过一番勤学苦练,终于掌握了熬糖的火候,做出了不粘牙的冰糖葫芦。
2001年春季,张某创办了糖葫芦厂,生产出了第一批无子夹心带包装的冰糖葫芦。这时又有人笑话张某,说这么不起眼的东西杀不进市场。为此,张某颇费了一番脑筋,最终决定先不向商厦提出进入的请求。2001年5月,张某定制了6 000只气球,花了50元在商厦门口租了一个摊位,五颜六色的气球吸引了进出商厦的顾客,人们第一次看见带包装的冰糖葫芦,感觉很新鲜。每支冰糖葫芦定价一元,虽比普通糖葫芦贵了一倍,但上市当天,张某带去的7 000支糖葫芦销售一空,她乘胜追击,在商厦门口连续摆了10天摊子,第11天,张某终于等到了商场经理打来的电话。到了2002年6月,糖葫芦厂的工人数量达到50多人,10多种馅料的冰糖葫芦销到了山东省的枣庄、泰安、济宁等地,年销量达到100万支。为扩大销量和市场,她决定尽快建立自己的经销网络,她选择距离临沂市90公里的平邑县设立自己的第一个区域代理商。之后,张某又在全国20多个城市设立了代理商。
现在,张某的糖葫芦年生产量200万支,糖葫芦厂的资产达到300万。最近,张某的产品还出口到了日本。
小资本经营,本身就禁不起大的折腾,稳中取胜是一个很好的办法,适合大众经营的观念。许多大老板往往是从小本买卖做起,平稳起步,一点点慢慢发展起来的。只要用心经营,妥当经营,即使是规模很小,最终也会获得较大利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