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任人唯亲难成功(1 / 1)

加入书签

“任人唯亲”,古代史上不乏因此而丢掉江山的例子。同样,现代商品社会亦不例外。香港著名实业家李嘉诚先生在汕头大学商学院讲课时讲到,“如果你任人唯亲的话,那么事业就一定会受到挫败。”李先生的这番忠告,是对业界规律的宝贵总结,很值得小资本经营者深思和借鉴。

有位小资本经营者开了一家小餐馆。开业之初的两三个月内,生意十分兴隆。谁知过了半年,营业额却在逐渐减少。这位老板经过反复思索,做出一个决定:将原有服务员辞退。生意萧条的直接原因就来自于这些服务员,因为他们几乎全是老板的亲戚或邻居。况且都没有什么才能。凭借这层特殊的关系,那些服务员渐渐变得懒散起来,工作相互推托,对顾客也不热情,甚至迟到、早退。老板果断地将这些有“裙带关系”的员工辞退后,另外招聘了10位有才干的服务员,生意才有了很大起色。

“礼贤下士—事业有成—猜疑妒贤—任人唯亲—败走麦城”。这几乎是一切创业有成而最终又沦为悲剧人物者所必走的轨迹。

毋庸讳言,由于传统文化和观念的影响,任人唯亲目前仍然是企业管理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在一些经营项目中,经营者的七大姑、八大姨往往把持着财务、人事等大权。这些“皇亲国戚”,有的尽管才能有限,业绩平平,却享有特殊地位,颐指气使、发号施令,企业成了经营者的“家天下”。

对于小本经营来说,任人唯亲无疑是一个致命的问题,其结果必然是人心涣散,有才能者由于不受重用,便纷纷设法远走高飞,一些管理者或骨干人员离开时还可能将技术、客户等带走。

怎样用人,用什么人,对于一个小资本经营者来说是一个事关兴衰成败的大问题。经营者只有“风物长宜放眼量”,着眼于长远发展,摒弃用人上的家族观念,走出家族式管理,坚决克服任人唯亲的偏向,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一视同仁地对待员工,唯才是举,唯才是用,让有才能者能够有所作为、有所发展,建立起经营者与员工相互信任、相互沟通的文化氛围,这样,才能激发和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事业才能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