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别跟顾客的钱包过不去(1 / 2)
做生意的经营者们都是聪明人,都会想着用各种办法将顾客钱包里的钱放在自己这里。这种想法本身无可厚非,但如果小资本经营者只是一味地想让顾客掏腰包,却从来不去考虑其需不需要你的产品的话,那你就是上演给瞎子配眼镜的闹剧了。
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说过:“事实上,顾客能够解雇我们公司的每一个人。他们只需到其他地方去花钱,就可做到这一点。衡量我们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就是看我们让顾客——‘我们的老板’满意的程度。让我们都来支持盛情服务的方式,每天都让我们的顾客百分之百地满意而归。”沃尔玛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让顾客下次再来。
沃尔玛这样的服务理念值得我们深思,大家可以设想一下,你在接待自己公司老板的时候你会怎么样呢?你会只顾整理商品不去微笑地招呼,热情地接待吗?你一定会把自己最好的服务展现出来,生怕给老板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那么,如果你把顾客当成能解雇你的老板来接待,顾客还会不满意吗?
当然,站在顾客角度上当好一名经营者不仅仅是了解顾客需求这么简单,同时还需要你的细心以及你对顾客的关心等。
想要做到这点,其中的关键因素就是:想着替顾客省钱。有一些小资本经营者认为:别人的钱花起来总是感觉不怎么心疼,因为那是别人的嘛。持有这种想法的经营者不占少数,但并非所有的商人都是这样。会替顾客省钱的经营者,自然受到了顾客的垂青。
有这样一则故事:
阿里像往常一样去菜市场买菜,他从一位老大爷那儿买一元钱的白菜。买完之后,阿里随口说是用来做汤的。老大爷听了之后对阿里说:“做汤,只用八角钱的白菜就够了。你不用买那么多,退回一些吧!”
阿里听了十分惊讶,因为蔬菜容易腐烂,一般卖菜的人都希望顾客多买些,而这位老大爷却帮顾客考虑,帮他们省钱。
此后,阿里每次买菜都去老大爷那儿,即使那儿没有自己要的,他也乐意转上一圈。
在商家林立的今天,挑剔的顾客自然会货比三家。只有那些质量和服务让他们信得过,而且在感情上容易亲近的商家才能消除他们的戒备,使他们乐于打交道。替顾客的“钱包”着想,再寻找营销技巧,这样才能赢得顾客的心。
李嘉诚年轻时,曾在一家生产塑料洒水壶的工厂当推销员。在实践中,他摸索出了一种最能赢取顾客以情动心的推销方法:不去想着如何让顾客花钱,而是让顾客感受到实打实的服务。
李嘉诚每天都会早早地赶到别家公司门前,这时尚未到上班时间,只有清洁工在打扫。李嘉诚就对清洁工说:“我帮您洒点水试试。”
洒过水后,清洁工再扫地时就没有灰尘了。清洁工一方面觉得这玩意管用,一方面见李嘉诚帮了忙,心怀好感,因此极力向老板推荐他的洒水壶,有时一买就是好几个。
在人家上班的时间,李嘉诚也有办法。他对那些有权决定采购的主管说:“我给您演示一下这种产品的特点,顺便给您扫扫地。”地扫完了,极少有人拒绝买他的洒水壶。
李嘉诚这种方法,既展示了产品的优点,又显示了自己的诚意,更没有表现出只盯着顾客“钱包”的贪婪,因此效果非常好。运用这种方法,他成为那个工厂中最好的推销员。
可以这么说,只用智商却不用情商做生意的小资本经营者是不会有多大出息的,他们的眼睛盯着顾客的钱包,一门心思考虑如何从顾客身上掏出钱来,对顾客的心情和利益都毫无兴趣。自然,顾客也会捂紧自己的钱包,像防贼似的提防着他们的算计。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赚钱就非常不容易了。
如果自己能像李嘉诚那样,对顾客坦诚以对,撇开功利心,反而会让顾客心甘情愿地打开自己的钱包。
有一家酒吧,老板是个很热心的人,每次客人光顾时,他就主动询问:要杜松子酒还是饮料?并轻松地和顾客聊天。当客人下次来时,他都能准确记得客人的口味,并主动询问:还是来一杯杜松子酒吗?久而久之,他跟客人之间,就像老朋友一样,无拘无束。客人们没事时都爱到他这儿来喝上一杯。即使并不想喝什么,也喜欢来坐一坐,感受这里的亲切气氛。久而久之,这家酒吧成了当地一个著名的聚会场所,天天顾客盈门,酒吧老板的收入自然水涨船高。
那么有什么系统的方法去学习,让顾客愿意为你掏腰包呢?以下5个方法,小资本经营者不妨一试:
(1)永远把自己放在顾客的位置上
你希望如何被对待?上次你自己遇到的问题是如何得到满意解决的?把自己摆在顾客的位置上,你会找到解决此类问题的最佳方法。
(2)使用于任何情况下适用的词语
①永远不要说我“做不到”,而要使用一些肯定的话,如,“我将尽力”、“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或“我要问一下我的上司”;
②永远不要说“这是个问题”,而说“肯定会有办法的”;
③跟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