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小资本经营者要学会赶走骗子(1 / 2)
在瞬息万变、风云莫测的商场中摸爬滚打,每一个身处其中的小资本经营者都应该慎之又慎。虚假的需求信息,深藏欺诈的报价,吹得天花乱坠的广告,都是防不胜防的陷阱,随时可能使你血本无归。小资本经营者要保持警惕和戒备,随时随地密切注视对手的情况。如果不能把问题搞得一清二楚,就仓促与对方签合同做生意,将是十分危险的。
陈经理是一家农副土产开发公司老总,一天正在办公室闲坐,突然进来一位30多岁的广东客商,他向陈经理请求帮助,说急需4万条包装麻袋。陈经理见大生意上门,一时来了精神,一口应承下来。可是不巧的是,公司的仓库里只有2 000多条。广东客说:“2 000条哪够啊,我们现在正在跟泰国做很大的边贸生意。”陈经理不想放弃到嘴的生意,他与广东客谈了很久,最后签订了购销合同:由土产开发公司组织货源,半个月后以每条225元的价格提供给广东客商4万条麻袋。临走时,广东客商给陈经理留下了3 500元定金。
有了这笔定金,陈经理放下心来,马上发动公司职工组织货源,可是所到之处不是没有这么多存货,就是价格不能接受,陈经理对此很是着急,正在发愁的时候,发生了另外一件事情:一家贸易公司的经理上门谈黄豆业务,所呈的“可供商品一览表”中有一栏竟赫然写着:可供麻袋6万条,批发价208元。这使陈经理大喜过望,很快,他就与该贸易公司商定,以每条198元的价格买下了4万条麻袋。
一切办妥以后,半个月的期限也就到了。陈经理赶忙给广东客去电,通知其尽快提货,没想到电报以地址不详被退回。再次去电,依旧退回。没办法,陈经理只能派人去广东,结果到那儿才发现,当地根本没有这个公司。
陈经理这时才明白,原来这是出售麻袋的那家贸易公司耍的一个花招,他们由于经营不善,积压了大批麻袋,四处推销无着,便设下了这一圈套,引陈经理上钩。陈经理没有彻底弄清情况,就盲目出手,结果空欢喜一场不说,库存还多了近9万元的积压货物,心中自是苦不堪言。
其实,商场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表面看上去是一个大的商机,而实际上却是一个巨大的陷阱。如果陈经理在事后能够仔细了解一下“广东客商”的身份,相信就不会上当受骗了。
提起骗子,群众的呼声永远都是一致的,对于他们的施骗行为深恶痛绝。尤其是小资本经营者,本来资金就不充裕,却总有一些骗子不放过有困难的人,大到骗钱、骗物、骗合同,小到骗吃、骗喝、骗样品,骗子简直成了泻地水银无孔不入。
从商场上来说,骗子的嘴脸是多种多样并且又是千变万化的,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能够“想你所想、急你所急”。你做生意需要资金或资金紧张吗?你有一批商品找不到销路吗?你遇到什么麻烦找不着“靠山”吗?你想发财找不到门路吗?更为高明一点的骗子不但说得天花乱坠,如果看你是条“大鱼”,往往还会先给你一点“甜头”尝尝,以便让你“奋不顾身”地去受骗。
随着形势的发展,骗子的骗术也越来越高。什么“潜伏骗”、“连环骗”等层出不穷。有时你被骗了还不知道骗子是谁。同时,骗子有时是“抓大放小”,有时是“既抓西瓜也抓芝麻”。甚至连一顿饭、几包烟或一点样品也不肯放过。
骗子其实也分几类:一种是“出山”的目的就是骗。把“骗”作为他的起步和归宿。一种是事业遇到挫折,去偷去抢放不下“架子”,而又有点“资本”所以开始行骗;还有一种是被骗之后采取“王八骗我我骗鳖”的心态而行骗。加之行骗者不能受到应有的打击和惩罚,使骗子行骗有了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骗子们就“不骗白不骗、骗了也白骗”了。
做生意,要想在经营管理中不因受骗而蒙受损失,就要提高识别骗子的能力和水平。
①凡是骗子,要把你作为“猎物”的时候,往往把你非常难办的事情说得非常容易。甚至他的举手之劳就能解决你天大的难题。一旦你有了“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感觉时,离受骗就不远了。当你暗暗感到欣喜的时候,往往是你应该提高警惕的时候。
②骗子的惯用手法就是让你用很少的付出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利益。总是在给你灌输“吃小亏占大便宜”,“过了这个村就找不到这个店”的思想。当你感到是一个难得的机遇的时候,你最好想一想“天上不会掉馅饼”和“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的名言。俗话说:“想享福、必受罪,想占便宜必吃亏,胡思乱想,耽误瞌睡。”受骗往往是从想得到意外的收获而开始的。
③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得到利益。尤其是在生意场上,人们的各种活动都是和利益息息相关的。即使是正常的商人,为了取得他最大的利益,也会进行必要的包装甚至伪装。有人说:“百分之百地相信一个政治家的话必受其害,百分之百地相信一个商人的话必损其利”。这话听起来有点刻薄,细细品味不能说没有道理。所以,在经营生意时,多问几个为什么。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