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增员 (5)(2 / 3)
一个很重要的转介绍途径,常被很多人忽略掉,就是内勤和同事之间的转介绍。其实内勤有很多资源,就看你有没有找到和把握住。我太太用这个方法签了很多内勤的单,有分公司的,也有总公司的。也许有人会说因为她是经理,然而保险公司经理很多,又有多少经理签了内勤的单呢?
同样,培训部的老师、营业区的人都可以做转介绍。我增的优秀新人王宗明就是公司一位内勤领导的丈夫。车险专员陈少梅也给我介绍过一位优秀的新人,因为她的生意很忙,所以暂时没有进来,我已跟了两年,我相信终有一天她会进平安保险公司的,一定要持续跟进,随时了解准增员的情况。
同事之间的转介绍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我去全国各地讲课,发现使用这个方法的人很少。所以我有一个习惯,课后会要求学员转介绍。其实同事介绍的增员质量很好,我有3个新人都是同事转介绍的,她们是林盟、王彩兰和徐素。
林盟是南山区的李素娟经理介绍给我的。林盟自己主动想做保险,就住在布吉,所以进公司非常顺利,后来也是非常优秀的同事。
重点讲讲王彩兰和徐素。
王彩兰是我去深圳宝安区沙井街道讲课时一个业务主任介绍的。那天讲完课以后,我就跟一些学员讲:“以后有在布吉的朋友可以介绍给我,我的电话号码是××××,谢谢!”下课后就有一个女生跑过来,说我的眉毛长得很有意思。我便借机赞美她一番:“你的气质很不错,应该是个主任。”她说:“你很有眼光啊,我就是个主任,我叫王胜连。”我说:“你应该有在布吉的朋友吧!”她说:“有啊,我有个同学叫王彩兰,之前给布吉的经理介绍过,可他没怎么跟进。不过我同学也有些顾虑。”于是我向她要来王彩兰的电话,回去跟进,跟进情况向她汇报。
当天我回到布吉就和王彩兰联系了,王彩兰说,有很多人都跟她讲过保险,可是她觉得自己口才不行,担心做不好。这至少说明她没有抗拒保险,而且多少有一些做保险的意愿,只是认为自己条件不够。于是我进一步和她交谈,得知她经营纸箱业务,时间比较自由,也有较好的人脉,于是我想要给她塑造价值,就说:“王老板,布吉有100多万人口,我打通你的电话,听到你的声音,你说我们俩有没有缘分?”她说还真有缘分,只是最近确实比较忙。我就明确告诉她,我们见面不一定要谈保险,我的客户非常多,有些客户可以介绍给她,多个朋友多条路。见我这么说,她就约到晚上6点,她回布吉就来我办公室。
6点钟她准时来了,我想必须把握这个机会说服她。于是对她说,你们这个行业,我不是很了解,但是我感觉纸品利润并不高。她问我为什么这么说,我就分析起来:做纸箱技术含量不高,所以门槛比较低,很多人都可以做,竞争一定很激烈,肯定要打价格战,应该利润不高。她点头称是,我趁热打铁地说:“我原来也是做生意的,后来我知道,做生意的人应该给自己准备一个备用胎。你过来做保险,有什么担心吗?”她说担心做不好。我说:“做事情要判断,我做它最坏的结果是什么,你把这一点搞清楚就不怕了。假设你做保险,好的结果是你可能重新开创了一个事业,做得很成功。因为你纸箱业务做得成功,所以做保险一样可以做得很成功,我们这个行业就是快速把人脉转化成钱的一个行业。人脉多,钱就多。而最坏的结果是你做了半年不做了,而你在平安免费学习了半年,学到了很多东西,对自己也是一个全面的提升。所以即使是最坏的结果,你也赢了,你说对吗?”她说有道理。于是我叫她给自己半年时间,这半年打麻将也是过,尝试一下新的东西也是过,有什么不好,于是她答应了:“那我就试一下吧。”
王彩兰加入公司后,第一年就上了分公司高峰会,而且从加入公司到现在一直都是公司“钻石”业务员。王彩兰还非常乐于助人,赢得了同事们的喜爱!现在她是如鱼得水,恐怕早就把当初的纸箱生意忘得一干二
净了!
徐素是怎么招来的呢?有一天我去广州讲课,课后来自湛江的叶大姐过来,说她原来听过我的课,于是我们就聊了起来。最后我问她在深圳那边有没有朋友,她说对深圳不熟,不过上次她们参加旅行团的导游是深圳的,如果我需要的话可以把那个导游的电话给我。我说好,并请她先跟那位导游通个电话,先包装我一下,然后我再联系那位导游。回深圳后我就给徐素打电话,我说:“徐小姐,我是叶姐介绍的,平安保险的杨先生。你看你周三还是周四方便来我公司坐坐?”她说可以,很顺利,我想叶大姐一定跟她谈过了,并且对我有很好的包装。徐素来了以后,我就跟她分析,做导游跟做我们这一行的区别。我说做导游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做了就有收入,没做就没有,因为他们是靠提成。而保险是种果树,果树结果实后,每年都会开花结果。虽然前面两三年比较辛苦,但是维护好了,以后年年都结果子。我问徐素希不希望3年以后不再那么累了,而且收入是现在的2倍以上,她说当然愿意。不久徐素就进了平安公司,因为以前做导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