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力辩百儒定出征(2 / 2)

加入书签

国彼此牵制,防止一方独大,正是维护天下安宁的大计,如今燕国出师夏国,夏国连连败退,北方四郡五十六座城池尽落燕军之手,燕军渐渐坐大,定然会危急楚国,如今楚夏的关系,正是一衣带水,唇亡齿寒的干系,夏国若亡,楚国就会成为燕国的下一个目标,”

忽律衮祈坐直了身体,倾听的神色变得无比的虔诚认真,

“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春秋虞国之祸,是贪图美玉宝马,若如今我楚国贪图一时的安宁,很难相见不会步虞国的后尘,皇上,夏国亡不得,出征夏国势在必行,”

我看着他,字字句句清清楚楚地吐出,回响在金銮殿安静的空气里,

“皇上,臣认为苏将军言之有理,夏国此番危急,不惜抛却前头旧怨与我楚国修好,腆着脸皮向我楚国求救,如果楚国置之不理,今后在天下百姓心中,必定无法再寻求认同,若是战事再起,只怕再难博得天下人的支持,”

段非烟跨前一步,将自己的所思所想一一陈述,

吴蒙自然也不会错过这样的时机,也当机立断地站出來:“ 皇上,出兵吧,”

“出兵吧,皇上,”

楚国三大支柱的三位将军带了头,身后的将士们纷纷站出來支持我们,张唯幽铭关和安阳关收了赵正安的气,正憋着沒处发,这夏国的战事他关注得很,这次声音也最大,

我扭头看着身后跪了一地的人:杨岚,许都,张唯,黄寅……眼睛一一扫过他们,心头的石头落下了地,

“皇上,万万不可,,”

武将们都跪了,文臣自然也不甘落后,也扑通扑通跪了一地,

高寒更是老泪纵横,看着忽律衮祈哭诉:“皇上,我楚国建国一百七十六载,从來沒有片刻安宁,如今天佑楚国,夏国削弱,燕国常年战祸,正是我们休养生息,等待大举反扑之时,若此时出兵,百姓疲惫,社稷疮痍啊,”

他带了头,那帮酸儒自然也跟着哭号:“皇上,万万不可啊,请皇上为江山社稷和黎明百姓想想吧,”

他们哭得声声凄惨,仿佛即将有天大的灾难落到头上,让闻着落泪,听着辛酸,

我埋着头,嘴角微微勾起,心头慢悠悠地想:“正是因为从來沒有过安宁,你家皇帝才想要永绝后患,等到我们休养生息够了,燕国也把夏国收了,到时候他一方独大,焉有你等苟延残喘的时候,忽律衮祈再胆大,也不敢冒这样的险,”

果然,忽律衮祈站起來,耳边听得他挥动长袍广袖的风声,他的声音还是一如既往的温和,只是今日的温和里,带了些威严和坚毅:“够了,各位爱卿不必再争执,朕心中已有计较,我楚国建国一百多年來,时时遭受燕夏两国的欺凌,在夹缝中求得生存,但是正如苏将军所说,决不能放任燕国一方独大,夏国虽对我楚国不仁,我们却不能不义,更何况为了保存自己的长久之计,朕认为,决不能坐视不管,”

我抬起头來,仰视着他的脸,只见忽律衮祈双眉渐渐舒展,嘴角却微微抿紧了,他的手突然指向我,眼中是从未有过的凝重:“苏爱卿,朕即可任命你为镇远大将军,统领三军,率军二十万,奔赴夏国,助夏国一臂之力,”

“臣领旨,”

我微微一笑,受了太监呈上來的帅令,捧着这枚颇为沉重的帅令,慢慢退到一边,

“周靖,你是朕的抚远将军,此行希望你为朕排忧解难,”他的手指向段非烟,下达了人事任命,

段非烟领了旨,站到了我的身后,

远征的两位将军人选定下,忽律衮祈显见得心情大好,他站在金銮殿上,葱白一般的右手遥遥指着夏国的方向:“好,两位将军,待两位还朝之日,朕当在轩辕台上,为两位章授军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