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9.金陵局势(1 / 3)
数日后,历中原训导的这三百兵丁已经能成队列。
中间沈庆之抽空回城一次,王培正拨给他一处位在都督府南边的三进房为剿匪办衙门。
再过几日,那群精壮已经能知道布阵时的进退,至于单兵格斗方面,每日还要苦练对空劈砍和刺击等,一直练的这群兵丁四肢都发涨发肿,沈庆之也不肯停。
这训练是苦,不过沈庆之对这群兵丁的待遇也极高,这年头寻常百姓一周吃一顿肉已经算家境不错,可沈庆之麾下这三百兵丁,竟然天天有肉。
加上他凶名在外,官声显赫,这群年轻兵丁无不知晓他的事迹极其的崇拜他,因此,竟然将所有苦吃下来后都毫无怨言。
可没几天,沈庆之再出怪招,在历中原训练基本队列后,他居然抢过了枪刺教导权,当时历中原好奇,心想你这个痞子就知道一个人发了疯的舞刀砍人,居然还懂练兵的诀窍吗,接着一看他就忍不住笑了起来,因为沈庆之居然教导他的士兵们对右平刺,露出左手好大的空门不管不顾。
对此历中原笑归笑,不得不去提醒。
沈庆之当然是不听他的,而很快,历中原就变色了。
因为,在沈庆之的指导下,一列士兵用他新教导的刺击法对上另外一列正规进军的士兵时,竟是完胜!
十名枪兵,以左手甲位兵为基点列成线,在沈庆之的口令下,除了头尾的盾枪兵外,中间八名不顾自己正面的敌人,一起对着自己侧前方的敌人左肋处,狠狠刺出手中的长枪后,对方阵线立即崩溃,竟一合崩盘。
换两列,对一列,就算重组后的敌方军有了心理准备,可当他们面对那条薄薄的枪兵线时,依旧无法抵挡多久,沈庆之的兵步步进,历中原的兵步步退,三息之后,在历中原的两列兵因为脚步错乱而出现碰撞和踉跄之际,沈庆之的兵再进一步,刺!
胜!
历中原还就不服了,他瞪着沈庆之问:“假如我全部是盾枪兵呢。”
随即比划,自己盾防护在肋下,然后右手持枪,沈庆之立即将枪向左刺出,历中原一想不禁张口结舌,他又不是只为和沈庆之斗嘴,作为武人,他自然知道这种办法的厉害,沈庆之一个变化,将导致之前的情况再次重演,并依旧无法防守。
若万人对阵时,以骑兵为两翼,中军突进,对手没有接触过这种攻击的话,恐怕转眼就要倒下一片,随即被突破中线,而前军一乱,后路军也就算完了。
除非,用弓箭兵进行覆盖射击,可是历中原也知道,这种情况并不是从根本上破解开沈庆之的枪阵,何况你有箭,人家没有吗?
他苦苦思索了半天,只好去问沈庆之:“如此怎么才能破解呢?”
沈庆之说的简单:“我左刺,你右刺,大家拼命罢了。”
历中原险些给他气死,可看着那双认真的眼睛,再想一想,历中原才发现,沈庆之还真的不是在调侃他,而是说的实话。确实唯有用这样的方式,才能让双方的攻击面和防御面再次对立起来。
但,历中原至今还没有见过,甚至都没听说过这种战术,他看着沈庆之那副似乎肚子里还有很多货没丢出来的摸样,终于忍不住问道:“庆之,你这是在哪儿学的?”
这是当年让我军伤亡惨重的罗斯重步兵战术啊…
北国风冷,黄沙万里,高大魁梧的罗斯军卒列成钢铁方阵整齐的向南方压来,口令声响起的一刻他们怒吼着以这种中原士兵闻所未闻的方式,刺出致命的一击,江东军阵瞬间坍陷…
沈庆之为之沉默。
历中原见他不说话拼命追问,沈庆之无从解释,只好胡诌道:“我一次无聊的时候,趴在地上看两团军蚁打仗,偶然见到这种阵势…”
没等他说完,历中原已经咬牙,这骗子,蚂蚁还会排兵布阵?沈庆之却很认真的继续道:“就是这样的,然后我在自己练习的时候忽然就想到了这种办法,因为反正有我身边的战友保护我,去解决我对面的敌人啊。”
“若你身边的战友…”
“大军对阵,成千上万枪刺去,成千上万支箭射来,其中就算有一二人胆怯何至于影响大局?”沈庆之反问。
他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竟有说不尽的沙场气派,堵的历中原彻底找不出理由反驳,便又问他:“你还有什么其他的阵法,恩,你观看天地万物然后领悟的。”
原来,他憋不住嫉妒之火还是小小的讽刺了下沈庆之。
沈庆之当听不出历中原的讽刺一样,认真的道:“三才阵,鸳鸯阵等,多的是呢,不过先将这个阵练好吧。”
历中原闻言愣了半响后,建议道:“此阵犀利,但难创易学,所以最好别让外人知道!因此必须早日有自己独立的营房武场!你赶紧再去城督那边催促下,这里要的营房建材还有劳工人手还没有到。”
本就有此意的沈庆之,不禁暗赞他这么快觉察出了这种战术的难创易学,那时罗斯寇南下时,江东子弟初遇这种战术吃了大亏,但很快就模仿学会,最后,当江东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