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4.致谢军前(2 / 4)
人立即发动全城百姓一起上城,鼓噪喧哗,高喊河东羽林已破滁州,江东数万大军已到,以让散落战场的残兵流传出去,我这就再去催促后路军马,孙护卫。”
“在。”
“先派一人前去通知正川,就说我部已到。”
“是。”
韩中正再道:“总督大人,还有一事,请立即安排人去搜集全城可骑之马,可战精壮,打出我的旗号,准备出发。”
丘林德到底不是个白痴,听韩中正这番安排领悟其意,他也不禁佩服,此时还问什么尊卑,能破淮左还不是韩中正一系之功,他赶紧说:“我这就去安排。”
没多久,他总督府留守的亲卫们便四散开去,将命令下达到各区各街,搜刮精壮出城列队,催动妇孺老弱持锅碗瓢盆上城,金陵城内立即哭喊声震天,不知真相的百信哪里肯信他们的话,尔朱大石六万军是泥捏的吗。
此时不能犹豫,韩中正立即下令亲卫们挥舞刀枪严加逼迫,违令者杀。
又有丘林德领金陵文武继续宣传,这样百信们才老实下来,等他们上城后,丘林德就在城头做起指挥,带动全城百姓齐声高喊:“河东羽林已破滁州!
韩中正亲自将三万金陵精壮聚集城下。
有病休的前金陵兵部尚书带领家丁,大开武库为他们发放器械旗帜,到这个时候,全城百姓包括这些精壮们亲眼看到城外的那片狼藉后,终于相信那些官吏们说的是真,如今尔朱大石被杀,全军已破,正在逃窜。
他们因此兴高采烈。
百姓们就是这样,一旦危机过去便觉得天高地阔,尤其这些精壮,在听说沈庆之等年轻一辈江东武将的威风后,更是热血沸腾,恨不得当时自己也在才好。
既然总督大人要他们随韩中正大人去追敌,他们自然高兴。
于是,不多久,这三万从未曾上过战场的金陵青壮便手舞刀枪棍棒,挥动旗帜,造出惊天动地的声势乱糟糟的向着前方追去。
前方火光冲天,让人以为已是傍晚,其实是淮左大营被江东军马纵火焚烧所致,等韩中正带领金陵精壮们抵达时候,见那片大营所有鹿角栅栏早被千军万马践踏的于地齐平,前面已成火海,相距数十米人都无法立足。
韩中正赶紧询问留下的伤兵。得知刚刚淮左败军欲在这里立足,沈庆之将二十余匹伤马系在一起,驱赶向前,一冲就破敌人第一道防护,孙正川和丁恒东一左一右绕开正面杀入放火。
火头一起,淮左正面的守兵就逃,沈庆之趁机追杀…
韩中正听罢吩咐自己的亲卫等带队,立即绕到火海后,拆掉未燃的营房,尽力将这片大营的火努力熄灭先,众人不解,韩中正道:“后方火光熄灭,说明江东援军抵达,淮左军才更怕!”
一语惊醒梦中人,他帐下亲卫们立刻驱逐精壮干活。
一些狂妄的年轻精壮还不服气,高呼要去前面杀敌,惹的骁骑营士兵火起,挥鞭抽打,才抽了两下,几个“英雄”便疼的眼泪直流,再不敢叫嚷,乖乖的跟着去干活了。
这尔朱大石不愧是淮左领袖人物,天子亲信。
他留下的淮左大营中物资堆积如山,粮草车辆铠甲箭矢等,无一不精无一不足,看着这些东西韩中正真不懂,尔朱大石过去的名声是怎么来的,说实话他得知尔朱大石西来时,心中也颇为担心,然而眼前的一切告诉他,胜利确凿无疑。
等火熄灭,韩中正就令这些精壮入驻,竖起更多旗帜,并开伙造饭,又紧急派人打探前方消息,要沈庆之等约束部下不能太过压迫对手,因为自己一方毕竟兵少。
不多久这片前淮左大营内便炊烟袅袅,稻米香味十里可闻。
这个时候,日已过午偏西。
孙正川等正在距离他们三十里外的苏江上游,葫芦口处放马休整。
苏水引自长江,从滁州下,沿黄桥过,切割大地由此东南去。
每年夏季时,只要下雨,苏水就会暴涨,那时江面将有大几十米宽,越向下游波涛越是汹涌,水淹滩涂车舟难度,唯独此处弯陡沙多,尤其今年夏季江东少雨水,比如昨日开始天空就阴云密闭却不曾下雨,正因为此,被追赶的淮左军才能逃脱。
厮杀一夜追逐半日的近万江东军马至此已相当疲倦,很多士兵都已经累的站不起来,但他们人人兴高采烈,因为现在淮左军马已经被他们驱赶到了苏江西岸,孙正川眺望对岸,那边,人喊马嘶哭声震天,淮左子弟遍布滩涂,无旗无营战马悲嘶。
偶尔见些军官在收拢部队,至于尔朱大石等一概不见。
虽然有此大胜,但孙正川面色凝重,因为淮左军虽然受损,可人数依旧众多,而江东军马已经疲惫难战,这个时候假如对方有一将能有勇气率军回击的话,江东军马恐怕…
江东岸边的动静为淮左军看到。
当他们看到河滩上,一大群江东将领聚集,不知道在商议什么的时候,以为江东这些疯子喝点江水就饱了,准备再战,这让淮左军马实在无法接受,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