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2.战卒(2 / 3)

加入书签

这大燕越发无力,按着开国年间我做下这种事情,逃不了一个灭族的罪过,可如今呢?”沈庆之说着轻蔑的一笑,对左右断然道:“好好干吧,我希望一年后,你们能给我带回十倍的强军!”

十万大军?林中野忽然想起沈庆之带他突入淮左,然后跃马苏江那次时,说过的话,沈庆之这是正的准备颠覆大燕吗,就在这时,沈庆之回过头来看着他道:“林参谋。”

“卑职在。”

“那些账目全部做好没有?”

“回大人,已全部做好,并复核两次,完全无误,想必能让叔孙承德无话可说。”

这是沈庆之安排他的又一项任务,将军内账目全部新做,按着大燕实发饷银配给兵力军需等,是纯粹恶心叔孙承德又让他没辙来着,这也是因为就算人人知道稷山之强,可这些路子不能为外人所知才是,何况朝廷就发了五成费用,你却练出十成兵,你这不是找不自在吗?

听他回答后,沈庆之一笑:“好。”

前面士兵也已收操,整齐的发一声喊,便开始回营,沈庆之看看时间,道:“走吧,今日我请各位聚一聚,陈再兴。”

被他改名为陈再兴的陈二郎大声道:“在!”

“去伙房,要他们给我备一桌酒席,送到中军。”

“是。”

霍卫青一听大喜:“大人可有酒?”

“哼。”沈庆之冷笑道:“有是有,被贼偷的差不多了。”

周围人哄堂大笑起来,霍卫青却毫不在意,只顾催促沈庆之,说他还有些什么好东西藏在哪里哪里的,原来他已将主将的藏货全部摸清,惹的周围更是笑声不断。

但正在嬉笑的众人都不知道,此刻,叔孙承德正向这里赶来。

而这个时候,韩中正也已经离城前往姑苏。

上次大战之后的连锁反应已开始显现,但平心而论,沈庆之就算不斩宋铎,按着韩中正原先的计策,等孙正川发现不对死战一场后,朝廷恐怕也会对韩中正的力量有一番布置。

这是个混账的无法说理的时代,不过这一切已经是这个王朝最后的回光返照。

正走在路上的韩中正,坐在马车内,静静的看着车窗外的远山近水,在终于放下过去的一切后,他自我感觉心灵上就好像完成了一次蜕变一般,从此以后,君不再是君,臣不再是臣,安熙十八年的二月起,燕帝国少了一位副督,在野却多了一个豪杰,如此也好。

他笑眯眯的回顾自己这半生的际遇,出身于书香门第的他,前二十年按部就班的沿着父辈的脚步,读书考试,直至出仕,三十岁后身在庙堂却比过往更能明白在这个年代里汉人的不堪,和国朝的疲倦,遭遇所见和所悟,以及接触的一些志士们的言行,让他终于渐渐明确了志向,然后,后二十年,他便开始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布局未来。

回想着半生路的他,此时忽然有些羡慕沈庆之,羡慕他的年纪,和这个年纪已有的一切,想着那小儿,韩中正忽然苦笑起来:“再过一个十年,他会是什么摸样?”

坐于他身边的韩诗琪闻声抬头:“父亲在说谁?”

女孩的眼睛闪闪发光,分明已猜到她的父亲在说谁,韩中正看后更是苦笑,女儿的心思他怎么会不懂,其实若不是沈庆之上次擅作主张,他也许都已经要和那小儿挑明一些事情了,可是,沈庆之那般之后,他实在有些担忧。

非担忧沈庆之其他,他是担忧,自己的幼女再遭遇长女那番所托非人的命运。

“父亲。”

“唉。”韩中正伸出手来,轻轻的抚摸着爱女的背,低声问道:“诗琪儿,最近闷闷不乐为何,可是怪父亲突然将你从姑苏带回?”

“…没有。”

“怎么没有。”韩中正又一声叹,拍了拍女儿,道:“诗琪儿,等在姑苏暂休几日,就随我去闽南安静过些人日子吧,此次之后,恐怕也再难寻到这种安宁。”

韩诗琪闻言一愣:“为什么?”

韩中正摇摇头:“这天要变了啊。”说到这里,他仿佛漫不经心的道:“对了,刚刚接到消息,天子居然要调沈庆之前往帝都,入燕京都护府。”

“我知道。”

“嗯?”

“听护卫大哥们说的,那父亲您的意思呢?”

“镇川要我看他自己的意思再说,你觉得呢?”

“我…我怎么知道这些事情。”

看女儿似有些窘迫,韩中正无奈的道:“好,好,那你知道我的意思是什么吗?”

“什么?”韩诗琪立即问道,韩中正似不忍看自己的爱女为另一个男人而紧张一般,他转过了头去,看着窗外渐渐乌沉下来的天空,道:“我倒希望,叔孙承德干出点什么来,逼的那厮拔刀大闹一场,那样,呵呵。”

“什么呀。”韩诗琪急的推了下他,韩中正忙道:“那样,老夫就让他干脆落草去,我看那厮呼啸山林时定比在朝中做官更享受!”说完他自己大笑起来,韩诗琪先一愣,也忍不住笑,雀跃着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